正文 第九十六章 二女奪子(1 / 2)

第九十六章二女奪子

第四輪比賽可是與之前三輪有很大不同的。前三輪都是選手們之間的角逐,然而第四輪卻是選手與百姓之間的鬥智鬥勇。隻不過這個“百姓”卻是包括那些不安法紀,為非作歹的壞人。

第四輪比賽分為現場斷案和外界斷案兩種。所謂的現場斷案就是百姓們有何冤屈便當場向幾位勝者提出,由勝出者輪番解決。不過一般這類案件都是小案,基本上不需要進行現場勘察,所以更容易判斷出。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所以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也是百姓們最期盼的事情。

而外界斷案則是指皇帝的侍者在全國範圍內任意一個地方,對任何一個案件都有插手的權利。由使者選出一個較為難辦的案件讓第三輪勝出的前三名一同辦案。最後根據兩次斷案的綜合成績選出最後的勝者。當然,今年由於情況有些特殊,所以是四名勝出者同時前往案發地。至於選取最後勝者的標準便是使者對於比賽的客觀判斷,所以說成雪還是有很大權利的。

比賽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如期舉行。一個孫姓老漢率先上場,隨即便一臉哀愁地說起了自己的情況。他自言是本鎮的一個農民,前一陣他家裏的牛卻突然暴斃了,後來.經過檢驗發現這牛是中毒身亡的。

鄉親們說這牛一定是吃了什麼帶毒的植物才會身亡,可是孫老漢卻堅持認為自家的牛是被人害死的。因為前一陣他和鎮裏的另一個方姓農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他懷疑是那個人投毒害死了他的牛。

由於是孫老漢是第一個上場報案的人,所以自然就是由楊清軒判案。楊清軒命人將孫老漢懷疑的那個人帶上場,卻不成想那人早已和一幹朋友在場下等候多時,一聽楊清軒的命令自動便請命上台,隨即他便跟楊清軒澄清起來。說孫老漢是跟他爭吵時懷恨在心,家裏的牛死了便賴到自己身上,自己是冤枉的雲雲。言辭切峻、憤憤不平,直聽得下麵許多觀眾連連點頭,也都相信這方老農的說辭了。

然而他這番話卻是能騙得了普通百姓,卻騙不了火眼金睛的斷案高手。甚至於周維通過方老農的一些微表情便能判斷出他話中有假。

微表情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是人們由於身體內潛意識的引導而不自覺的發出一些微小的舉動,往往抓住這些微小的細節便能判斷一個人的心裏。比如人在回憶時眼神會不由自主的向左下方轉動,但說謊時卻不會。比如身體和語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謊。比如說話或思考時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飾什麼的舉動。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許多,都是周維前世許多年來許多人總結出的科學理論。

再者如方老農急切慷慨的言辭或許顯得很無辜、很氣憤,可與此同時也可能昭示著他內心的不自信,想要通過一些言辭或是行為來給自己增加些底氣,也想因此讓別人相信自己所言非虛。還有便是這方老農叫來了一些朋友證明自己在牛死前後有不在場的證據可是這也顯得他心虛,急需證明什麼。所以綜上所述周維便對這名方老農起了很大的懷疑。

楊清軒雖然不懂什麼是“微表情”,但當了執法多年的他又怎麼會看不出這其中有些問題。這些刁民還真以為自己的手段有多麼高明,竟然敢在這種場合蹦出來,簡直是自尋死路!

不過雖說楊清軒發現了一些疑點,可是畢竟構不成什麼證據,他隻能先將之藏在心裏,一點點的發現更多的問題。不過既然有疑點還是會很好辦事的。楊清軒便設了個圈套,用言語引誘著方老農一點點的邁入其中,經過了近半個時辰的周旋,最後當方老農察覺不對時,楊清軒卻突然發難,聲色俱厲地一番窮追猛打,成列出了方老農言語間彼此矛盾的地方,頓時讓方老農冷汗直冒,最終在巨大的壓力和完美的推理麵前不得不認罪。而隨著方老農的認罪,場下立刻傳來了陣陣歡呼之聲。

周維也不由得暗自點了點頭。這楊清軒雖說是品行有些問題,可是他在斷案方麵上真的是一把好手,哪怕是一些對他有意見的百姓也忍不住為精彩的斷案過程而大聲叫好。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從這斷案的半個時辰中,周維在楊清軒身上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孫老漢剛一下場,人群前方便傳來了一聲悲慟的呼喊:“大人!小女子冤枉啊!”

隨後隻見兩個女子一起被帶到場上,而她們身後的一個公人懷裏還抱著一個不大的嬰兒。兩女中那個衣著較好些的青年女子便是剛剛喊冤的人。而她身旁另一個狼狽些的青年女子見她這幅模樣也跟著哭嚎起來,那場麵說不出的嘈雜與悲切。

“安靜!不必再叫喊了,若真有冤屈我一定會秉公處置,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會誣陷一個好人,你們先起來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