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孕前營養與飲食(1)(2 / 3)

可保證其他營養素在體內發生作用,另外,精子的產生以及其他生殖生理活動也依靠充足能量。能量的主要來源是飲食當中的各種主食,包括米飯、五穀雜糧、幹鮮豆類等。當體內能量不足時,一些營養元素,像蛋白質和糖類會轉化成能量以供身體所需。因此,如果能量不足會影響身體對這類營養素的吸收,出現營養匱乏。

男子漢要注意補鋅

原因是男子漢若患鋅缺乏症,將使性器官、第二性征發育以及先天後天腎精、陽氣、元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製,甚至失去充盈給養源,有的醫學家甚至把成年男性缺鋅的臨床表現和造成的後果歸納為一首打油詩:睾丸變小變鬆軟,生精上皮萎縮,陽痿不舉渾身無力,枉為男兒自傷感。

據化驗分析,成年男子過一次正常的性生活,耗損精液鋅可達1.8毫克,相當於300多克豬瘦肉的鋅儲量。由上可知,中年男子一旦罹患鋅缺乏症,男子漢大丈夫的陽剛氣概,將難以盡情發揮。

現代醫學認為,鋅元素是人體中70多種合成酶的重要成分,並與200多種酶的活性有直接關聯。特別是直接並廣泛參與男性生殖生理過程多個環節的活動;維持和助長性功能,提高精子數量,參與睾酮的合成;“充養生精上皮和精子的活力”;“參與人體任何蛋白質的化合”。據醫學家們無數臨床實驗表明:正常男性精液中的鋅含量必須保持15—30毫克/100毫升的健康標準。如果低於這個標準極限,就意味著缺鋅或失鋅,從而造成鋅缺乏症。

要有效地防治鋅缺乏症,關鍵在於平衡膳食,通俗地講,就是樣樣都吃。一般地說,隻要不挑食、偏食、節食,就可以從平常膳食中攝取足夠的鋅。我國的鋅供給量規定成人為每日15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吃動物性食物120克,即可得到所需要的鋅。

孕前需要補鈣

鈣離子是無機離子中存在最多的一種。一般情況下,成人體內含鈣總量約為1200毫克。其中約99%集中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常以遊離的或結合的離子狀態存在於細胞外液、血液和軟組織中。成人每日約有700毫克的鈣進行更新,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在孕前無缺鈣症狀不需特別補鈣,隻從食物中攝取即可。人體所需的鈣,以奶和奶製品最好,不但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此外,蛋黃、豆類、花生、蔬菜含鈣也較高,小蝦皮含鈣特別豐富,穀物中也含有鈣。並注意平時要多曬太陽。

孕前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是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雖然孕前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維生素的作用卻很大。它的生理作用是輔助體內營養成分的分配,調節體內的生理機能,充當輔助酶素,促進體內各類生物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促進入體的生長發育。缺少維生素對人體生長發育不利,但多吃個別維生素也會影響健康。例如,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D,就會引發高血鈣,使軟組織硬化,容易產生疲乏、頭痛、多尿等病症。因此,不可濫服維生素。在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平時注意飲食調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即可。

(1)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成年人的偏食、挑食、節食減肥、飲酒和吸煙等不良習慣,或長期口服避孕藥,都會引起某些微量營養素的失衡。為了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孕育空間,較好的方法是從妊娠前3個月起就開始服用專門針對孕婦的特殊需要而研製的微量營養素補充劑,孕前、孕期持續服用孕產婦專用多維產品可顯著降低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等。

(2)注意微量元素的攝入

懷孕期間,女性對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都有所增加。寶寶在母親體內的健康發育也離不開這些微量營養素。加上微量營養素之間有相互作用,某些微量營養素可以提高另外一些微量營養素的吸收或利用,如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的吸收率,而葉酸與維生素B6、維生素B12協同作用可以預防先兆子癇,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來調節等等,所以,在懷孕期間補充複合維生素的效果優於單一的某一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

(3)攝入足夠營養,抵製能量過量

研究統計顯示,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對所有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大約是非妊娠婦女的1.8倍,但對能量的需要僅增加了15%。換句話說,如果單純靠超過平時80%的膳食攝入,維生素、礦物質等需求量雖然可以滿足,但蛋白質和脂肪同樣增加了80%,造成能量攝入過量。

食用維生素會增加懷孕機會

英國列斯大學研究發現,在那些曾服用多種維生素丸的女性中,她們卵子四周的液體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這些液體負責給予卵子養分,而其中的維生素則對卵子的受精機會起重要作用。

研究報告顯示,每天服用維生素丸的女性,懷孕的機會較沒有服用的高40%。這是由於維生素C和維生素E均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同時它們也能催生膠原蛋白,加速健康組織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