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是人類常見的一種感染,主要由單純皰疹Ⅰ型和單純皰疹Ⅱ型引起。單純皰疹Ⅰ型主要引起皮膚、粘膜和器官感染,多為隱性感染,無症狀;單純皰疹Ⅱ型主要會引起生殖器皰疹。新生兒常由於生產時被感染,常較嚴重可致死亡。
單純皰疹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存在,病人和病毒攜帶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與性接觸而傳播。病毒經口腔、呼吸道、生殖器粘膜、破損的皮膚及眼結膜侵人體內,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胚胎,影響胚胎細胞的分裂增殖。胚胎感染病毒可出現先天畸形、智力低下、早產、流產以及死產。胚胎在懷孕期間受到感染,可表現為小頭、小眼、脈絡膜視網膜炎、晶狀體渾濁、心髒異常、肢體畸形、痙攣性肢體癱瘓、腦發育不良、腦積水、肝脾腫大、肺炎、宮內發育遲緩等。先天性感染通常是原發性感染時,病毒進入血液後,經胎盤而感染胎兒的。胎兒在出生時,則可在分娩過程中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而引起新生兒感染。新生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則可表現為內髒受損傷,如肝炎、肺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心包炎、循環衰竭以及全身中毒症狀;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如腦膜炎;或僅在皮膚、眼睛、口腔等處出現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原發性感染後,機體很快產生特異性免疫,能將大部分病毒清除,但仍有少部分病毒潛伏在神經細胞長期存在,當機體由於某些原因而抵抗力下降時,則潛伏的病毒重又增殖,引起機體病理損傷。此外,單純皰疹Ⅱ型病毒感染與子宮頸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對於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可對症治療,緩解症狀。對於原發性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的女性,則應在症狀消除一段時間後,再考慮懷孕。懷孕期的女性應遠離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者。而對於在分娩前發生,則可考慮剖宮產,防止新生兒感染。目前醫學界正在研製單純皰疹病毒疫苗。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主要由五類肝炎病毒引起,雖然均能引起同樣的疾病,即肝細胞損傷,但在病毒性狀、症狀及流行病學等方麵均不相同。病毒性肝炎在我國流行廣泛。1988年,我國上海曾經因食用帶有甲型肝炎病毒的毛蚶而致甲肝暴發流行。甲型肝炎病毒和戌型肝炎病毒則經人與人密切接觸或通過汙染的食物進行傳播。而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則是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的。在我國,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率在10%~20%。由於病毒性肝炎對普通人群來說,都具有易感性,因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女性在妊娠期,肝髒承擔了母體和胎兒的代謝和解毒功解,其負擔加重,在此期間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或者促使原來的肝病惡化。孕婦患肝炎時病情較非孕時加重,懷孕期限越晚,越易發展為重症肝炎。由於懷孕期間消耗的營養物質增加,孕期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都加重肝髒的負擔,孕婦患肝炎就容易轉為慢性肝炎。
在妊娠期患肝炎可加重妊娠反應,或者易引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而且易導致分娩時出現產後出血。肝炎孕婦的死亡率明顯高於非孕肝炎女性。在妊娠早期感染肝炎病毒時,胎兒易出現畸形,主要由染色體畸變引起。先天感染肝炎病毒的嬰兒出生時體重輕,有的出現肝硬化而死亡。在懷孕晚期感染肝炎病毒,則易導致早產及新生兒死亡。而且,經血液傳播的肝炎病毒(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均能由母親傳染胎兒。
患病毒性肝炎的育齡女性,必須避孕,等肝炎痊愈後至少半年,最好兩年後再懷孕。肝炎流行地的人群可以接種減毒疫苗以防止肝炎病毒性的感染。對於孕期感染肝炎病毒的女性,應積極進行護肝治療,注意休息,保證營養,攝入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食物,孕期應密切監護,防止病情惡化,避免使用可能損傷肝髒的藥物。對於乙肝病毒攜帶者產婦的新生兒,出生時應立即注射抗體和接種疫苗,抗體能阻止病毒進入肝髒,使嬰兒暫時不受病毒感染,同時疫苗會使新生兒產生抗體,防止肝炎病毒侵害肝髒。
弓形體感染
弓形體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多為隱性感染(傳染時無症狀),出現症狀時,則表現多侵犯腦、眼、心髒及淋巴結,胎兒宮內感染弓形體則會引起嚴重的畸形。
弓形體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能傳染此類疾病。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有的家庭中養寵物如貓、狗等,殊不知貓、狗體內有弓形體寄生。尤其是貓,貓的糞便中有大量的具有感染性弓形蟲的蟲卵,人若食用了被這些蟲卵汙染食物後即可以受到感染。如貓、狗體內有弓形蟲感染,則貓、狗體內的弓形蟲可隨著唾液或其分泌物經傷口(如由貓、狗引起的抓傷、咬傷)直接進入人體,而感染人體。此外,豬、羊肉中可能含有蟲卵或弓形體蟲,如果食人未經煮熟的豬、羊肉,也可感染弓形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