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不孕不育與疾病治療(1)(2 / 3)

男性乳房增大、性欲減退,直至發生陽痿;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影響睾酮合成,使血中睾酮水平減少,精子生成受影響。

(4)腎上腺分泌紊亂

阿狄森病可致精子生成受影響。腎上腺皮質腫瘤可致睾丸萎縮。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可致男性早熟,但睾丸萎縮、醛固酮增多、早泄、陽痿,以及逆行射精等。

生殖係統感染

生殖係統可發生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炎症常見有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均可因急性炎症的病理變化,而影響其結構與功能變化,使精子的質量與輸送通道發生問題而影響生育。慢性炎症可因急性炎症期治療不徹底而造成,但最多的是因特異性感染所致,如由結核、淋病、梅毒、麻風所引起,因其病程長,並多呈增殖樣改變,因此易造成其結構與功能的改變,而使精子生成或輸出發生障礙。

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在男性青年中並不少見,以有下墜感為特征的臨床症狀,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似乎該病是一個可治可不治的疾病。現在,隨著男性學科的不斷發展,已經認識到其與男性不育有密切關係,因而該病已受到了高度的重視。精索靜脈曲張導致不育的機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睾丸血流動力學及血氣平衡的改變。精索靜脈曲張後,血流速度減慢,血液淤滯,其內壓力增高,能誘發脊髓交感神經反射,使睾丸小動脈收縮,影響睾丸血供,血氧含量低,導致血氣平衡失調。

②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血管活性物質可使睾丸動脈收縮而致血流減少,睾丸血流減少,勢必使睾丸發生缺血缺氧而致功能降低,精子的生成與睾酮的分泌隨之受到影響。

③睾丸、附睾微循環障礙。精索靜脈曲張可導致睾丸血流分布發生異常,即有供應正常區和異常區,這種變化推理也必然出現在微循環部位,正像休克時微循環衰竭一樣,最終將導致器官功能障礙。

④附睾功能障礙。附睾血液循環與精索靜脈關係密切,精索靜脈的淤血,張力增高,使附睾靜脈回流阻力增大,附睾因此也處於淤血,從而使其功能受損。

⑤下丘腦—垂體—睾丸軸功能障礙。精索靜脈曲張使睾丸間質細胞發生改變,可表現為增生,也可表現為退化,而睾丸間質細胞能分泌睾酮,間質細胞病變後,則血中睾酮水平必然受到影響。

⑥遺傳病的影響。克氏綜合征也稱原發性小睾丸症或精曲小管發育不良、XY綜合征、XX男性綜合征、男性激素不敏感綜合征、性腺發育不良等遺傳性病,均可引起生育障礙。

⑦理化因素的影響。許多理化因素和環境中的各種汙染、過度煙酒、長期服用抗腫瘤藥、高血壓藥、麻醉劑、營養不良等,都可導致不育。

精液對男性生育的影響

人類的精液經過化驗,可以發現無精子、少精子、精子活力低下以及死精子4種情況,臨床上也就有了與之相關的無精子症、少精子症、精子活力低下症以及死精症。這些造成不育易被人們理解。精液的量少、精液的酸堿度比值低、精液液化以及精子形態異常情況,也能引起生育力低下的情況發生。

無精子症

性交或手淫射出的精液,經過離心沉澱,顯微鏡檢查而沒有發現精子時,則稱為無精子症。無精子症有2類,一類是梗阻性無精子,另一類是生成不能性無精子,前者較後者多。

少精子症

性交或手淫射出的精液,經顯微鏡檢查,其計數低於正常最低值時,稱為少精子症。引起少精子症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精索靜脈曲張、隱睾、內分泌病等。

精子在1毫升精液中低於2000萬個時受孕率明顯降低,一般隻有19%左右。

精子活力低下症

人們分析精子的活力時,常根據精子活動百分率、運動質量、存活時間3個參數。精子活動百分率因人而異,同一人也因地點、時間不同而異,判斷的標準應參考排精1小時內死精子數超過一半,活動率低於40%則視為異常的標準。

精子運動質量,正常精子向前運動速度約為34.34微米/秒,精液的量如多於6.6毫升時則精液變得稀薄,精子密度降低,二者都可能引起生育能力低下。

死精子症

對排出體外的精子立即檢查,在顯微鏡下發現精子不運動,但不運動的精子不一定就是死精,為了鑒別精子是活是死,可用半滴曙紅染色液加半滴精液,混合塗片立即吹幹,鏡檢,死精被染成紅色,活精子不被染色。

精液量

人的排精量差別很大,每次排精量1~6毫升。少於1毫升時精液變得稀薄,精子密度降低,就可引起生育能力低下。

精液液化異常

精液自身具有凝固並在短時間內液化的特征。精液液化異常是指射精後半小時精液不能完全液化或超過1小時開始液化的現象。

精液不液化或液化遲緩均能影響生育能力,不液化成黏稠度很高的精液,可使精子陷於不能活動或部分活動狀態,使受精機會大大降低。

精子的形態

精子在排出的精液中應該是成熟的正常形態。正常形態的精子應占到所有精子的61%~98%,正常精液中異常精子一般不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