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概念
人類健康是一種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交往的完全適應的、健康的表現,而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或損傷的狀態。這一新概念包含著2個方麵的內涵:一是不僅僅包括生物學問題,也包括了生物種性的健康問題;二是強調了人的生活質量。
生殖健康的內涵
由於人們對健康認識的進步與發展,所以生殖健康不隻局限於過去的生物性的、個體的狹小範圍涵義了,更不是單純的傳宗接代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生殖健康(性健康)的概念及內涵
性健康指的是人類身體的、精神心理的、智力的和社會的諸方麵“陛反應”的多層次綜合,且能積極地豐富和提高人的個性,聯係交往和情愛。包括以下幾方麵:
①性健康應包括按照社會和人身倫理道德需要的一種享樂,控製性行為及生殖習性的能力。
②性健康也包括能避免由於畏怯、負罪感、錯誤的信念和其他類似心理因素所致的習慣性性反應和有損正常性關係等行為表現。
③性健康還包括能免於導致性和生殖功能損害的人體器官的失調、疾病和功能的不足等。
由此可見,性健康不僅對生殖功能及性享樂等方麵賦予了新的內涵,也是全新的理念。
精神壓力使生殖囂官發病率升高
近期,北京慈洛健康體檢機構對53545名職業女性進行了體檢,體檢結果對這些從事工作壓力較大的職業女性敲響了警鍾。
(1)乳腺發病情況
在53545名婦女中,發現16831名有乳腺增生,占參檢人數的31.43%,是此次體檢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壓力過大對乳腺疾病產生的影響日益明顯。醫學專家指出,乳腺增生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其3%~5%會出現癌變。北京市乳腺癌發病率接近萬分之三,年均增長速度高出歐美國家增長速度的1%~2%,已成為女性的第一殺手。
(2)子宮發病情況
精神壓力過大也威脅著職業女性的另一個生殖器官——子宮,易發子宮肌瘤。此次體檢中2489人發現了子宮肌瘤,占參檢人數的4.65%。其中多為未育、不孕及性生活不協調的婦女,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這與她們精神壓力大有明顯關係。反過來,子宮肌瘤又是造成不孕、貧血等病的原因。子宮肌瘤若不積極有效治療,亦可導致癌變;即使懷孕了,也易引起流產或早產。
女性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預防
據國內外心理學專家調查,女性由於自身的生理特點和社會環境中的壓力,精神心理障礙及疾病發生率高於男性,接受精神療法的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2。山東省精神病流行病學調查組在全省抽樣群體中查出各種精神心理性疾病患者共1125人,其中男性426人,女性699人,男女之比為1:1.5。可見女性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凡是不能對周圍環境取得良好適應的心理和行為,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征兆,必須及時糾正與治療,否則對女性妊娠不利。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有如下幾種:
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因長期過度緊張、思想負擔過重等負性情緒的影響,以及極度疲勞引起的大腦高級神經係統功能失調的一種疾病。常表現為:經常性頭痛、頭暈、煩躁,既易興奮又易疲勞,夜間入睡困難或多夢,精神委靡,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低,記憶力減退,情緒易激動等。
其預防措施是主動減輕思想負擔,包括對暫時未能懷孕的焦慮等。提倡增強體能鍛煉,增強體質。嚴格作息製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焦慮症
焦慮症是在家庭生活中或工作中受到巨大挫折,如親人病故,人際關係衝突等精神心理因素強烈刺激下發病的。表現為:心情焦急而沉重,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別人在危害自己的利益與安全,常常預感到最壞的事情將會發生,出現莫名其妙的大禍即將臨頭之感,而且經常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同時,伴有自主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引起的軀體症狀,如手指麻木、四肢發涼、胸部壓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燒灼感等。
焦慮症重在預防,除了加強思想修養外,主要是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對自己的工作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方法;對生活要順其自然,盡力控製感情。焦慮症會影響生殖、內分泌係統功能,導致月經不調,排卵不規律,難以受孕。
憂鬱症
憂鬱症與焦慮症相似,精神極度憂鬱。此病是因長期精神心理壓抑,無處發泄,憂慮積累而引起的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紊亂所致。其表現為:
①一般表現,如食欲缺乏、失眠、易疲倦,有的患者外表略顯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