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溫馨的家庭氣氛,不在無形中施加心理壓力,家人塒孕婦過於冷漠或過度的關心,會無形中增加她的思想負擔。隻要保持適度的心理環境,安全、愉快地渡過“懷胎十月”,以最美麗的微笑,迎接健康可愛的小寶寶。
心理疾病的治療
心理性的疾病同生理性的疾病一樣,都是指個人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懷孕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必須麵對的事件,對某些心理不健全的女性來講,懷孕中的許多問題都會成為心理上的負擔。如果心理上的負麵情緒不能通過適當的途徑宣泄出來,當其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心理疾病或加重原有的心理性疾病。有的女性懷孕時,生理上的變化,通常會造成工作、生活中的不便。這些問題在常人看來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在這些女性看來,則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逐漸累積而終於導致心理上的改變。出現許多原不應該出現的心理性疾病。
對於心理性的疾病,多半要通過心理谘詢或精神病科火夫的治療。其實有些心理性疾病的治療並不複雜。也不用擔心心理性疾病足一種見不得人的疾病。心理疾病和生理性的疾病一樣,都是引起人體在精神和生理上的不舒適的狀態,並不用諱言忌醫。隻要認真麵對,正視病情,都是可以治愈或控製的。
協調夫妻關係
調適夫妻關係
如果你們雙方經商量決定要孩子,則無論從心理上、生活上,夫妻雙方更應多為對方著想,尤其是丈夫對妻子應體貼、照顧,給孕婦創造一個愉快、舒適的環境,讓她有平和愉快的心態。家庭生活以孕婦為中心,以利於順利度過孕期。生孩子不僅僅是妻子一人的事,同樣也是做丈夫的事,更確切地說是整個家庭的大事。
從性生活上說,懷孕初期受精卵剛剛著床,胎盤尚未完全形成,過度強烈的性生活會使子宮出血與收縮,容易造成流產。所以盡管女方體態沒什麼改變,不妨礙過性生活,但還是應該減少次數與強烈程度。懷孕後期,孕婦體態改變較大,要避免撞擊膨大的腹部,孕婦外陰、陰道柔軟充血容易受傷,動作應輕柔些。預產期前1個月,子宮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易導致早產、早破水和感染,應停止性生活。所以這些都需要夫妻雙方考慮,特別是做丈夫的,心理上更要有所準備。
孕前夫妻之間學會寬容
夫妻之間需要和諧的氣氛,和諧的情調。祖國醫學強調“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氣”。夫妻之間互相寬容,則是增和氣、添喜氣的要素。
戀愛時,“隋人眼裏出西施”,往往都把對方看成“一朵花”,很少看到對方的弱點和缺點。結婚後,夫妻之間朝夕與共,不知不覺露出了“廬山真麵目”,彼此性格習慣上的差別就會暴露出來,夫妻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摩擦、爭吵,往往造成了煩悶和苦惱。常言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夫妻間對於對方身上的缺點,或性格上的特點、生活上的習慣,能夠諒解,善於寬容,就會使矛盾得到調和,使夫妻的愛戀有增無減。
首先,夫妻間要寬容恕人。《遵生八箋》雲:“容則能恕人,忍則能耐事,一毫之咈,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諱,即憤然而發,是無涵養之力,薄福之人也。”怒多緣於爭執不肯讓步,故夫妻雙方都須學會合理的讓步,要做到“六要六不要”,即要各自克製,多作讓步,不要以牙還牙,寸步不讓;要有器量,“宰相肚裏能撐船”,不要斤斤計較,處處指責;要有理智,留有餘地,不要說過頭話,傷害彼此感情;要多想想素日夫妻恩愛,說話注意互相尊重,不要輕率說“斷交”詞語,給對方惡性刺激;要多規勸,善於思想交流,不要火上加油,使用激怒方法;要主動打破僵局,結束不愉快的“衝突”,不要打“持久戰”,導致惡性結局。
第二,遇事持靜。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冷靜下來思索,可以避免魯莽、失態和操之過急的一時衝動之舉。許多夫妻不和,甚至出現悲劇就是由於一時不冷靜造成的。《壽世保元》講到“物來順應,事過寧心”,“不要將往日的不快,昔日的煩惱時時記在心中而自我不寧”。《備德錄》強調:“調治要訣,隻一靜字,事過心清涼,則心不為繁事所累,自得清靜。”夫妻之間,隻要立足於合,自覺禮讓,遇事持靜,就會使家庭生活和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