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民國範兒於右任,文人不文
“民國範兒”是個什麼範兒
(編輯/懌城)
於右任(1879-1964),早年係同盟會成員,曾擔任國民政府審計院院長、監察院院長。他是國民黨的元老,又是書法家、著名報刊活動家、教育家。
年輕時的於右任寫過很多憂國憂民、譴責清廷的詩篇,其中大多都是鋒芒畢露、指名道姓的譏罵,毫不隱諱,痛快淋漓。他把這些詩彙集成冊取名《半哭半笑樓詩集》。在詩集的扉頁上,印有於右任的照片,他披頭散發,脫去上衣,光著膀子,右手提著一把刀,作奮力拚殺狀,照片左右是其自題對聯:“換太平以頸血,愛自由如發妻。”
於右任早年曾辦《民呼報》,因其鼓吹革命,積極排滿,言辭過於激進,清政府非常不滿,有官員揚言要挖其雙目。他便改《民呼報》為《民籲報》,自挖雙眼,以示譏諷。
於右任辦《民籲報》批評清政府腐敗,被當地官員誣陷入獄。其間好友邱於寄常給他送牢飯。於右任喜歡吃燒餅,而邱因身無分文,無奈之下偷了燒餅,被攤販發現,毒打了一頓。邱隻好說出偷竊原因,攤販說:“您要早說是送給於右任先生,我必定分文不收!”遂送了一堆燒餅讓邱於寄帶至牢中。後來於右任知道邱被打一事,萬分感動,二人成為摯友,40年過從甚密。
於右任喜書法、善詩聯,一次和郭沫若、吳南軒一起到北溫泉議事。當時正是暑熱天氣,行進途中口幹難耐,吳南軒欲購西瓜解渴。於右任才思敏捷笑對郭、吳道:“適才得一下聯,請二位作對。聯曰:遊北溫泉,吃西瓜,吳南軒作東。”
郭、吳兩位大文人沉思良久,苦無佳句。當天於、郭兩人搭公共汽車返市區,車抵上清寺時售票員說:“到上清寺的乘客請在這裏下車。”一連說了兩遍。仍然在思考對聯的於右任一聽忽然來了靈感,對郭說:“有了,有了,上聯有了。聯曰:到上清寺,請下車,於右任朝左。”原來於右任就住在上清寺的左邊。聯中亦含有上下左右四個方位詞,天衣無縫。
於右任曾對人說:“我生平沒有錢,年輕時以教書為生,現在僅拿公務員的薪水,所有辦公費、機密費一概不受。袋裏從不帶錢,身上隻有一個褡褳袋。別人的袋子是放銀子的,我的褡褳袋裏隻放兩顆圖章,參加任何文酒之會,或者有人饋贈文物,我別無長物為報,隻好當場揮毫蓋上兩個印就算了。”
於右任在台灣時年已八十,飲食仍然是粗茶淡飯。他喜歡吃陝西三原的硬麵、寬麵。有次朋友特聘名廚請他吃麵。開始端上來的是細如絲的麵條,他連說好好,但又問有否粗些的?一會兒又端上形如燈草的麵條,又誇好好,但不吃又問:“有否再粗一點的?”過後端了一碗形如韭菜葉粗的麵條,於說:“比這個再寬些就好。”廚師另給做一碗形如筷狀的麵條,於大喜,連吃兩碗。廚師大有感觸地說:“於先生文人不文啊,這種麵條誰都能做!”
於右任結婚時因雙方家庭都困難,女方送出20多斤豆腐、粉條,於家買了兩籠白菜。辦喜事這天,招待親友吃了一頓燴菜、窩頭,皆大歡喜。
摘自《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