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不守舊,不保守——教育好自己才能培養好孩子(3)(2 / 3)

總的來說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兩性話題不能遮遮掩掩

父母要能夠正確看待孩子因為性成熟所導致的各種行為,正確看待孩子所謂的“戀愛”問題。父母要認識到,孩子對性產生需求是正常,也是不可壓製的,如果父母強行壓製,反而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父母對此羞於啟齒,就會讓孩子對性產生誤解。所以,當孩子提出一些關於性的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平靜對待,明確而科學地做出回答,而不要說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話。

2。性教育應從孩子期開始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對男女的性器官的區別產生好奇心,父母應該及時針對孩子的困惑做出必要的引導。一般來說,當孩子還處在幼兒期和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性器官、生殖原理的問題,這時孩子自身還沒有形成性覺,父母就不會麵對不必要的尷尬。等孩子再大一些,父母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性心理和性倫理的教育。

3。鼓勵孩子要“走出去”

父母要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在這樣的交往中,孩子就可以慢慢消除異性之間的神秘感。

4。讓孩子從正確渠道學習性的知識

父母要讓孩子從正確的渠道學習性的知識,比如網站、父母、老師、朋友、書籍都是比較不錯的渠道,可以很好地滿足孩子對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孩子要有一顆平常心

在浙江金華發生的高二學生徐力殺母案曾震驚全國。表麵上看,徐力殺母的原因極其簡單:隻是因為他不能忍受母親的嘮叨。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堪嘮叨的背後的深層原因卻是深刻的、沉重的:因為徐力擔負不起母親那沉甸甸的期望——必須考進班裏的前10名。於是,在極度的壓抑中,徐力走向了毀滅。

當慘案發生以後,認識徐力的人都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徐力是個看起來很文弱的孩子,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向自己的母親舉起凶器呢?但事實卻又擺在眼前。

徐力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因為是獨子,他從小就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疼愛。不過因為父親在外地工作,所以家裏所有的事情都由徐力的母親去做,包括對徐力的照顧。母親不僅在生活上關心、愛護徐力,而且對徐力的學習也抓得很緊。但母親的關愛並沒有讓徐力感到幸福。

徐力很小的時候,父親希望徐力和母親能到他工作的地方生活,而母親不願意,為此,父母之間幾次大吵大鬧。後來父親一氣之下便把徐力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獨自撫養。再後來,經過調和,這件事情才平息了。但這件事卻在徐力的心裏留下了陰影,他開始害怕父母吵架。

從父親那裏回來之後,徐力就跟母親在金華生活,而父親一星期回來看他們一次。漸漸地,徐力成為母親生活中一切事情的中心,他也因此成為母親的精神支柱。等到徐力上學以後,母親唯一的希望就是徐力努力學習,以後上重點中學,上大學,找好工作。徐力也很努力,他在上小學和初中期間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那時候,徐力可以說是父母的驕傲。

在考高中的時候,父母和徐力自己都希望能考進省重點金華一中。後來徐力卻隻是進了市重點學校的重點班,這讓父母很失望,為此,一家人抱頭痛哭。後來,徐力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絕對不能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但讓徐力沒想到的是,因為重點學校的競爭激烈,在高一上半學期的考試中,徐力的成績居然是全班倒數第二,好在徐力很努力,到了下半學期的時候他就升到全班第10名,母親很欣慰,就囑咐徐力以後每次考試都要考到班級的前10名。但徐力知道在重點學校的重點班級裏,自己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因為自己已經盡力了。而徐力的母親卻常常嘮叨現在下崗人多,工作很難找,如果徐力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他就沒有什麼出息。而且母親單位的經濟效益也不好,一家人的生活很清苦,如果徐力不能好好學習,母親也覺得活著沒意思。在母親的嘮叨中,徐力連唯一的愛好——踢足球也被母親嚴厲禁止了,他感到很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