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悲觀,不消極——用樂觀的心態感染孩子(2)(3 / 3)

“那是你剛接觸攝像機的緣故,爸爸相信你能行。”爸爸耐心地鼓勵小玫。

為了讓小玫積極麵對困難,爸爸特意找來珍藏多年的一台雙筒望遠鏡,指導小玫將它改成單筒望遠鏡,然後反複練習使用。最後,她習慣了攝像時的動作要求。她拍攝的一組照片還獲得了電視台負責人的好評。這讓小玫懂得了:想要成功就不能沒有自信,就需要努力刻苦。

作為父母,給孩子提供自由寬鬆的家庭環境固然重要,但讓孩子對自己充滿自信更是必須的。擁有強大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孩子隻有具備自信心,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要想讓孩子走出自卑的陰影,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父母就應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指導孩子多接觸新事物,不斷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知識、有能力,從而消除自卑。

必要的時候,父母還要引導孩子正視缺陷。孩子因為年齡小,可能不懂什麼深奧的大道理,但隻要父母使用的表述方式得當,孩子就能理解父母誠懇而真切的教誨。父母可如實向孩子介紹自身或家庭存在的問題,並向孩子表明無論以後發生什麼事父母都是愛他的,從而讓孩子獲得一種安全感,坦然接受現實。

自信心往往是在不斷的強化中才建立起來的,父母應抓住機會增加孩子的成功體驗,因為不斷的成功體驗正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的關鍵。父母應給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不要覺得孩子一無是處

慈母眼中無醜兒,每對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最漂亮,這是因為其中有“愛”的緣故。事實上,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天神宙斯告訴林中所有的野獸自己要給它們中孩子最漂亮的母獸頒授一種高貴的獎品。一隻猴子跟著其他野獸一起來了,它的孩子是一個扁鼻無毛、相貌醜陋的小猴子。當它把孩子帶出場時,其他野獸馬上大笑起來,但這隻猴子堅定地說:“我不知道天神是否將獎品頒給我,但我知道在我這個當母親的眼裏,我的孩子是所有野獸中最漂亮、最美麗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為了督促和教育孩子,會吝於表揚孩子,以為多提孩子的短處會激勵孩子進步。或者覺得孩子與自己的期望完全不符,從而認為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

那麼,“孩子真的都是別人家的好”嗎?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既有長處,也都有短處的,隻不過有的父母常常把眼光放在別人孩子的長處上,並拿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對方的長處相比,以至於有意無意地誇大了自己孩子的短處。父母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益,如果父母一味地誇大孩子的短處,就會使孩子失去信心。長此下去,孩子便會真的不求進取了,甚至造成心理障礙。

日本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常受父母誇獎的孩子的成材率要比很少得到父母誇獎的孩子高出5倍。

一位爸爸因為女兒期中考試在全班排倒數第二名,在家長會上,被老師提出來,希望父母配合教育。

家長會散後,女兒就等在學校門口,一看到爸爸出來就怯怯地問道:“老師怎麼批評我啦?”

爸爸想了想說:“老師並沒有批評你,他說你的腦子並不笨,隻要努力很快就會趕上去。”果然女兒在期末考試,就趕到了中遊。

而有些父母,當孩子考倒數第幾名時,他們就會把一腔火氣都發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批評得一無是處。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孩子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正處在成長期,父母的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非常重要。穆尼爾·納素夫說過:“水平高的父母明了自己難以強迫孩子成功,而隻能鼓勵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爭取達到目標。”父母如果經常誇大孩子的短處,把孩子貶低得一無是處,孩子就會感到自己沒有希望,因此缺乏上進心。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埋沒孩子的並不是其他人,而是孩子的父母。

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的短處掛在嘴上,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好,更不能誇大孩子的短處。而聰明的父母往往會清楚地明白自己無法強迫孩子成功,隻能鼓勵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爭取達到目標,所以他們會最大限度地給予孩子鼓勵、支持和欣賞,並為孩子創造一切健康成長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