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從來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則是設計師,是畫師。孩子能否成為一幅賞心悅目的美麗圖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怎樣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樣的行為模式與教育方式。但很遺憾的是,有權威調查證明:70%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當的問題,100%的父母曾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也就是說,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充當著孩子成長中的阻礙者。

孩子漸漸長大,需要獨自麵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而父母依然將孩子當做幼兒,全盤包辦孩子的生活,結果孩子成了永遠長不大的超級嬰兒。

孩子漸漸懂事,需要交友,需要擁有自己的夢想和未來,需要獨立的人格,需要尊重和自由,而父母把孩子當做自己夢想的延續、可以用來炫耀的工具,把自己的處事準則當做孩子的標準。結果孩子漸漸被埋沒在父母的夢想和意願中,成了沒有創造性、沒有冒險精神、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自己夢想的附庸品。

孩子漸漸成熟,需要了解生命的秘密,需要學會與時俱進,而父母將之視為洪水猛獸,結果孩子帶著困惑與父母漸行漸遠。

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任何孩子都有獲得幸福快樂的權利,作為父母,任何理由都不應成為剝奪孩子的這種權利的借口,而父母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父母的自我修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自我修煉一方麵源於對孩子的期待,另一部分則源於對自我的審視。

每位家長愛護孩子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但是很多被父母所忽視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錯誤卻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使一個天才變成庸才。事實上,教育不是一件隻憑愛的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愛並不是無原則、無方式的。

不要讓父母的愛成為孩子的負累。作為父母,必須擺正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得與失、成與敗、完美與不完美,真正從孩子的發展角度選擇適合孩子天性和成長特點的教育方式,隻有這樣給予孩子的愛才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