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代都市目標下傳統建築傳承對塑造寧波特色文化城市的作用及其發展模式(3 / 3)

(3)寧波現代建築風格形式與傳統建築風格的統一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建築文化風格也發生了巨變,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物質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和諧統一。因此,對老祖宗留下來的建築精華部分開始了有意識的保護措施,對曆史風貌建築的保護工作提上了日程,開始注重曆史風貌外延的擴展。我們知道,和諧美是建築形式美的基本要素。而一些現代建築為了彰顯其個性美,往往特立獨行,忽視了與周圍建築相得益彰的融合性,因而也就失去了和諧美。所以現代建築要注意與周遭傳統建築保持相對的一致性,使得外形和平麵布局方麵力爭與周遭建築保持風格上的統一。

寧波博物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整個設計以創新的理念,充分體現出獨特性、藝術性、經濟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主題館是東西方文明對話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寧波幫的故鄉。碰撞與融合,學習與創新,書寫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濃墨重彩的一章。

寧波要發展,既要發展現代建築,也要保護原有的建築特色,盡量保持曆史文化的原真性,修複和補缺的部分也必須跟原有部分形成整體,保持景觀上的和諧一致,增添部分必須與原有部分有所區別,使人能辨別曆史和當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築的曆史本真性,使建築物與其存在環境相得益彰。同時還要加強長遠規劃。規劃是龍頭,保護必須以規劃為前提,規劃必須先行。具體的措施,第一,作規劃性保護。由於古建築既是曆史的遺存又存在於發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護又要發展。在發展的同時,要充分認識建築文化是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如果全改變了,就不能說明當時的曆史,進而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第二是點、線、麵相結合的保護。許多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麵貌雖然早已改觀,但是古城的古街道、古居住區、古建築、文物古跡等等仍然保存很多,要想辦法把它們保存下來,可采取點、線、麵的保護措施。第三是新建築高度控製的保護,高層建築是對古建築風貌破壞威脅最大的因素。一座古城中,座座高樓崛起,把古城的格局、古建築、文物古跡全都淹沒了,也就無古城風貌可言了。

穿越時空,徜徉曆史長河,希冀寧波的城市建設,體現傳統和當代人文精神,弘揚“誠信、務實、開放、創新”,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將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全麵推向新階段。

參考文獻

1. 李彩霞:《淺談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設計的趨勢》,載《環渤海經濟瞭望社會發展》,2008年第7期。

2. 趙豔君:《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的文化》,載《山西建築》2006年第12期。

3. 吳良鏞:《廣義建築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版。

4. 王建國:《城市設計》,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年第9期。

5. 王颯、汪江華:《傳統建築技藝內涵與當代傳承方式簡析》,載《新建築》2012年第2期。

6. 蔣雪峰:《從“建築花格”到“建築表皮”—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載《華中建築》2012年第2期。

7. 顏紅影:《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與現代建築創作》,載《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 寧波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 計 劃 編 號:2012A10011

項目(課題)名稱:現代都市目標下傳統建築傳承對塑造寧波特色文化城市的作用及其發展模式

計劃類別:軟科學計劃項目

張友軍: 寧波大紅鷹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霍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