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新社:邁向國際性多媒體信息通訊社(2 / 2)

除獨聯體國家外,俄新社還與其他世界性組織開展密切合作,以快速提升自身傳播力和影響力。俄新社2008年3月加入國際移動信息與新聞服務多媒體聯盟,該聯盟的成員包括歐洲13個國家的通訊社如法新社、德新社、埃菲社等。這意味著俄新社可以接觸到世界上各通訊社最先進的成就,使俄新社縮短為各種媒體和移動運營商引進新的多媒體信息服務的期限。2010年,俄新社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合作和共同實施信息項目備忘錄,並積極支持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在俄羅斯組織的名為“柏林牆倒塌20年後的一代人”競賽(征文)活動。2010年舉辦的瓦爾代俱樂部年度會議有世界各地的700多名專家參與。以上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都為俄新社贏得了廣泛的國際美譽。

實施本土化戰略,為不同國家量身定做信息服務或提供有針對性的研究工作。

隨著中俄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不斷發展,中俄兩國經貿交往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但中國“仍像過去一樣存在俄羅斯經濟信息的真空”。中國對俄羅斯經濟現狀的認識比較模糊,不太了解俄羅斯經濟和金融領域的法律及其變化。鑒於此,專業化製作中文經濟信息專線成為俄新社進入中國市場的敲門磚。除此之外,俄新社還針對中國發布關於中俄經貿合作的信息。俄新社此舉不僅滿足了中國方麵對經濟信息的需求,也會使更多的中國人能夠更深刻地了解俄羅斯。

此外,俄新社還與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簽訂協議,共同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組建統一的新聞和教育空間。協議規定,在兩地聯合舉辦相關科學研究,並在上合組織所轄地區的教育領域中使用這些研究成果,為,此還將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新聞政策和媒體技術”聯合教研室。為實施這一聯合項目,莫斯科語言大學與俄新社將聯合培養記者、政治學家、曆史學家、地區研究人員、語言學家和掌握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語言的翻譯人員。可以想見,這一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拉近俄羅斯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人文聯係,密切文化交流,增強俄羅斯在該組織內的影響力。

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贏取美譽度,塑造自身美好形象。

除了通過以上多種方式向外界展示自身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俄新社同時通過投身多種社會公益事業,為自己贏得社會美譽度。俄新社過去15年來一直在監督為俄羅斯孤兒院而設的俄羅斯一瑞典慈善項目。得益於這一項目,每年俄羅斯各地大約有500名孤兒被送往瑞典度假。對於一些國際議題,例如2010年召開的“北極:對話之地”國際論壇,俄新社除介紹論壇工作外,還在網站辟有專欄專門介紹北極開發情況。對於“阿富汗毒品生產——國際社會麵臨的挑戰”國際論壇,俄新社也積極給予信息支持。此外,俄新社還將同世界自然基金會(VVWF)和俄羅斯地理學會在2011年推出俄羅斯的多媒體生態地圖。這張地圖是一個隨時更新並附帶地區排名的資料庫。按照項目目標,這將是“一個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製定的地區評級係統,是一個文明世界可以接受的地區發展評定標準,它能夠直觀地反映各地區的資源更新、生態活動與工業發展。也就是說,這是對地區發展的一個綜合評價,能夠動態顯示自然環境是否得到改善,是否采取了某些努力以改善自然環境”。據了解,微軟公司俄羅斯分部可能也將參與這個新項目。如果該項目順利實施,在俄新社多媒體資源的基礎上,結合WWF的生態潛力以及微軟的技術潛力,這一生態項目未嚐不是一項值得在全世界推廣的高科技成果。

責編,吳奇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