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仕途 遊子歸鄉(2 / 2)

“小夥子,看著你年紀輕輕,你的想法到很超前呀,到平原省要兩天兩夜的車,不妨我們多聊聊“中年人以一種欽佩的眼光看著李正清。

“好呀,反正也沒有事做,跟大哥您聊聊,肯定會有更多收獲”李正清也很想結識這位大哥。

就這樣,除了吃飯、休息,兩天兩夜的車程,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題。從鵬城的發展聊到內地的機會,從商鞅變法聊到改革開放,不同年齡段的兩個人意見卻出奇的相同,不管經商還是從政,人的價值都在於推動社會的進步。在快要到站時,李正清才問道,“不知道大哥您在那裏上班?”

“說來慚愧,聊了兩天還沒給小弟你介紹,我叫吳天成,在一個清水衙門裏當個小官”中年人風趣地說道。

“嗬嗬,怪不得大哥這麼關注社會發展,原來大哥是體製內的人”

李正清在車上也才到對麵的大哥不像是個教書匠,更像是政府部門搞研究的,他對國家政策的把握確實比常常關注時政的自己看的更透徹。

“對了,兄弟回老家,準備往哪方麵發展”

“還沒想好,我想想好好熟悉一下我們老家城市情況,看做什麼行業有發展”,這是實話,李正清腦袋一熱選擇打道回府,真的快到老家了,卻迷茫要從那裏下手。

“慢慢來,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對了,你路上說你是平源市人,我有機會去你們老家,不知道能不能聯係上你”吳天成在心裏還真想較這個朋友,即便比李正清大十幾歲。

“這好辦,我把我姐家電話留給你,你到了平源市給我姐家打電話,一準能找到我,到時候我請你吃飯”

說罷,李正清拿出隨身帶的鋼筆,從包裏拿出紙將一串電話寫上,遞給了吳天成。

2001年,隨身帶手機還是很少的,而傳呼機又有區域限製,因此李正清隻能把大姐家的電話留給他。大姐一家人都是教師,在山上屬於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因此早早的安裝了電話。

這一次相遇,誰都沒有想到萍水相逢的兩個人的人生道路會交織在一起,從亦師亦友,走到水火不容,命運給他們開了大大的玩笑。

其實,有多少人的第一次相遇是相見恨晚,但是,人與人的相處又是這世上最難的事情。尤其是在利益,在誘惑麵前,又有誰能夠將義字放在心中呢?

當家裏沒糧時,一家幾口人圍坐在一起會很開心,而當家財萬貫時,曾經的生死兄弟可能會為爭家產打的頭破血流。在冷衙門坐了十幾年冷板凳的人,當有一天讓他成為掌管一市大權的時候,他還能有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境嗎?無權無勢時,他們兄弟相稱,而大權獨攬時,朋友妻不客氣的事他也能做出來?人,永遠是這個社會最善變、最可怕的生物。

但是,卻有人堅信邪不壓正,雖然他也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有雷厲風行的豪邁氣魄,也有拈花惹草的花花腸子,不過有一天站在權利的製高點時,他回望一路官場生涯,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