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店址的選擇和店鋪的裝潢設計(2)(3 / 3)

3.城市居民區商業街和邊沿區商業中心。

城市居民區商業街的顧客,主要是附近居民,在這些地點設置商店是為方便附近居民的就近購買日用百貨、雜品等。邊沿區商業中心往往坐落在鐵路重要車站附近,規模較小。

4.郊區購物中心。

在城市交通日益擁擠,停車困難,環境汙染嚴重的情況下,隨著私人汽車大量增加,高速公路的發展,一部分城市中的居民遷往郊區,形成郊區住宅區,為適應郊區居民購物需要,不少店鋪設到郊區住宅區附近,形成了郊區購物中心。

分析交通條件

交通條件是影響店鋪選址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決定了店鋪經營的順利開展和顧客購買行為的順利實現。

從零售企業角度來看:對交通條件的評估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1.在開設地點或附近是否有足夠的停車場所可以利用。外國絕大多數購物中心設計的停車場所與售貨場所的一般比率為4:1。如果不是購物中心地點,對停車場所的要求可以降低,店鋪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做出決策。

2.商品運至店鋪是否容易。

這就要考慮可供店鋪利用的運輸動脈能否適應貨運量的要求,並便於裝卸,否則貨運費用的明顯上升,會直接影響到店鋪的經濟效益。另外,店鋪提供售後服務時,需要送貨上門,如果交通不便,直接影響店鋪的競爭力。

從方便顧客的角度考慮:

1.設在邊沿區商業中心的店鋪,要分析與車站、碼頭的距離和方向。一般,距離越近,客流較多,購買越方便。開設地點還要考慮客流來去方向,如選在麵向車站、碼頭的位置,以下車、船的客流為主,選在鄰近市場公共車站位置的,則以上車的客流為主。

2.設在市內公共汽車站附近的店鋪,要分析車站的性質,客流量,是中途站還是終點站,是主要車站還是一般車站。一般來說,主要停車站客流量大,店鋪可以吸引的潛在顧客較多。

3.交通管理狀況引起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如單行街道、禁止車輛通行街道,及與人行橫道距離較遠都會造成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的減少。

分析客流規律

分析客流,一般包括以下的內容:

1.分析客流類型。

一般店鋪客流分為三種類型:自身的客流:是指那些專門為購買某種商品而來店購買的顧客形成的客流,這是店鋪客流的基礎,是店鋪銷售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新設店鋪選址時,應著眼評估本身客流的大小規模及發展趨勢。分享客流:指一家店鋪從鄰近店鋪形成的客流中獲得的客流,這種客流往往產生於經營相互補充類商品的店鋪之間,或大店鋪與小店鋪之間。如經營某類商品的補充商品的店鋪,在顧客購買了主商品之後,就會附帶到鄰近補充商品的店鋪購買相應的補充商品,以實現完整的消費;又如鄰近大型店鋪的小店鋪,會吸引一部分專程到大店鋪購物的顧客,順便到毗鄰的小店鋪來。不少小店鋪依大店而設,就是利用這種分享客流。派生客流:是那些順路進店購物的顧客形成的客流,這些顧客並非專門來店購物。在一些旅遊點、交通樞紐、公共場所附近設立的店鋪主要利用的就是派生客流。

2.分析客流目的、流速和滯留時間。

不同地區的客流規模雖有可能相同,但其目的、流速、滯留時間會有所不同,要做具體分析,再作出最佳選擇。如在一些公共場所、車輛通行幹道,客流規模很大,雖然也會順便或臨時購買一些商品,但客流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購物,同時客流速度快,滯留時間短。

3.分析街道兩側的客流規模。

同樣一條街道,兩側的客流規模在很多的情況下,由於交通條件、光照條件、公共場所設施的影響,存在很大差異。另外,人們騎車、步行或駕駛汽車均靠右行,往往習慣光顧行駛方向一側的店鋪。鑒於此,開設地點應盡可能選擇在客流較多的街道一側。

案例:

萬聖書園,它最終撤出了北三環的店址,搬到了燕東園成府路的一處低矮平房中,周圍的居民是城郊農夫和外地民工,這裏的最大好處是房租金極端便宜。萬聖這時所希望依靠的顧客似乎隻有不遠處的北京大學了,但其潛在的購買力有多大呢?事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北大學生和學者們絡繹不絕地從東門步行出來購書,吸引他們的是當時少見的自由的自選購書方式和店主刻意追求的文人氛圍。隨後,萬聖淘汰掉了娛樂類書籍,最終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知識界都有名的學術書店。

關鍵點:

客流量大小是一個零售店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客流包括現有客流和潛在客流,商店選擇開設地點總是力圖處在客流最多,最集中的地點,以使多數人就近購買商品,但客流規模大,並不一定帶來商店的興隆,應作具體分析。

分析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