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銷售交談的妙計——會說才會贏,有口就有財(5)(2 / 3)

3. 銷售談判中的讓步策略

銷售談判中的讓步策略包括:價值最大化原則、剛性原則、時機原則、清晰原則、彌補原則。銷售員在具體運用這些策略時,要靈活機動地加以選擇。

通常,在銷售談判時雙方都會想到要講究一些原則技巧。在買賣雙方達成一筆買賣交易時,通常會看到雙方都會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報價。通常的談判也最容易將談判的焦點集中在價格上。

例如,一位精明的賣主會把自己的產品講得天花亂墜,盡量抬高自己產品的身價,報價要盡量高;而另一位出手不凡的買主也會在雞蛋裏挑骨頭,從不同的角度指出產品的不足之處,從而將還價至少壓低到最低。最後雙方都會講出無數條理由來支持自己的報價,最後談判在無奈情況下成為僵局。如果不是僵局,那麼通常是一方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或雙方經過漫長的多個回合,各自都進行了讓步,從而達成的是一個中間價。這樣的談判方式,在銷售活動中是非常普遍的。

上述談判方式,我們在談判學上稱之為“立場爭辯式談判”。立場爭辯式談判的特點是:談判每一方都在為自己的既定立場爭辯,欲通過一係列的讓步而達成協議。立場爭辯式的談判屬於最普通的傳統談判方式。許多談判技巧也都是從這個出發點來談的。

如果在商業活動中,大家都遵循這樣的談判原則與技巧,往往會使談判陷入一種誤區。這種談判方式有時會使談判各方不歡而散,甚至會破壞了雙方今後的進一步合作機會。

因此,我們在這裏就提出一個談判要達到什麼目的和遵循什麼標準的問題。從銷售角度來看,談判應使得雙方都得到均等的機會。為此,我們遵循的談判原則與技巧至少應滿足以下三個標準。

(1)談判要達成一個明智的協議。

(2)談判的方式必須有效率。

(3)談判應該可以改進或至少不會傷害談判各方的關係。

談判與交涉還會遇到很多障礙。

(1)沒有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和態度。

(2)對對方抱著消極的情感,即不信任、敵意等消極情感。

(3)自己“固守”,忽視交涉雙方的共同需求。

(4)出於麵子的心理需要,對妥協和必要的讓步進行抵抗。

(5)把交涉和談判看成是一種“勝負”或“你死我活的戰爭”。

以上五種障礙能夠被突破和解決,是談判和交涉成功的關鍵。這裏,有五條相應的心理學對策來破解這些障礙。

(1)控製你自身的情緒和態度,不為對方偏激的情緒所左右。

(2)讓交涉對方的情緒保持冷靜,消除雙方之間的不信任。

(3)多與交涉對方尋找共同點。

(4)在交涉、談判過程中,讓對方保住麵子。

(5)讓交涉對方理解“相互協調、相互合作”是最佳途徑。

談判就像下棋,開局就要占據有利位置或戰略性位置。但是,談判和下棋最大的區別在於:談判時對方不知道這些規則,隻能預測你的棋路。所以,開局時要讓棋盤上的局勢有利於你;中局要保持你的優勢;進入殘局時利用你的優勢,將死對方,用在銷售上就是要買方下單。

1. 開局:為成功布局

報價要高過你所預期的底牌,為你的談判留有周旋的餘地。談判過程中,你總可以降低價格,但絕不可能抬高價格。因此,你應當準備最佳報價價位,即你所要的報價對你最有利,同時買方仍能看到交易對自己有益。

你對對方了解越少,開價就應越高,理由有兩個:首先,你對對方的假設可能會有差錯,如果你對買方或其需求了解不深,或許他願意出的價格比你想的要高;其次,如果你們是第一次做買賣,若你能做很大的讓步,就顯得更有合作誠意。

你對買方及其需求了解越多,就越能調整你的報價。這種做法的不利之處是,如果對方不了解你,你最初的報價就可能令對方望而生畏。

如果你的報價超過最佳報價價位,就暗示一下你的價格尚有靈活性。如果買方覺得你的報價過高,而你的態度又是“買就買,不買拉倒”。那麼,談判還未開始結局就已注定。

你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避免開出令對方生畏的高價:“一旦我們對你們的需求有了更準確的了解,也可以調整這一報價。但就目前你們的定貨量、包裝質量和適時庫存的要求來看,我們最低隻能出每件×美元。”這樣,買方可能會想:“要價太高了,但看來還可以談一談。我要下點工夫,看看能壓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