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老問渡(1 / 2)

五老問渡

君龍湖放歌

作者:何樸清

文山君龍湖兩岸,是延綿起伏的群山。在左岸的群山中,兀突起五座山峰,遠看就像五個老倌。他們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弓著腰站在君龍湖邊。好像是要過河,正在尋找渡船。這就是傳說中的五老問渡。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君龍湖右岸河邊,有一個寨子,名叫清水寨。清水寨隻有五戶人家,有四種民族。儂家是布土(壯),田家是布儂(壯),陶家是苗族,普家是彝族,劉家是漢族。他們團結和睦,相處得就像一家人。

有一年端午節這天,天上下著小雨,瓦溝淌著清水。剛吃完粽子,五家的媳婦都喊著肚子疼,要臨盆了。才兩三袋煙的功夫,就生下了五個胖嘟嘟的娃仔,阿爹們高興得合不攏嘴。“嗬嗬……還都是些長小雀雀的。”個個笑得嘴巴差點咧到耳朵根。

給孩子取名字時,儂家阿爹說:“娃仔們生在端午節,天上又下著小雨,瓦溝又淌著清水,說明與水有緣,名字上一定得帶個水字,圖個吉利。”

大家都說:“要得。”儂家娃仔取名叫儂水愛,田家娃仔取名叫田水滿,陶家娃仔取名叫陶水金,普家娃仔取名叫普水福,劉家娃仔取名叫劉水歡。

娃仔們一天天逐漸長大,就像是穿著連襠褲一樣,玩要在一起,吃要在一起,連睡覺都要在一起,親熱得就像一家人一樣。

時光易過,娃仔們十八歲了,都長成了結實強壯的大夥子了。他們熱愛勞動,孝敬父母,尊重鄰裏。村子裏哪家起房蓋屋、栽種收割,不管大物小事,他們都會一起去幫忙,鄉親們誇他們懂事、有出息。特別是他們對君龍湖的關愛,更是讓鄉親們讚不絕口。有一天,他們決定要去尋找君龍湖的水源頭。回家對父母說,阿爹阿媽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第二天,他們挎著砍刀,背著幹糧就出發了。那時候,君龍湖兩岸都是大森林,古樹參天。他們在森林中穿行,有時要翻山,有時要涉水,有時還要與毒蛇猛獸鬥,累得直不起腰,抬不起腳。連續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穿爛了七七四十九雙草鞋,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晴朗天,他們終於來到了秀美神奇的老君山。

老君山上的杜鵑花開了。小鳥在林中歌唱;鬆鼠在樹上跳舞;泉水在溪澗奔流,似乎在歡迎這五位從遠方來的客人。

他們撲在溪邊,嘴巴伸進泉水裏,把肚子喝得脹鼓鼓的。然後,一口氣跑上山頂,放聲高喊:“我們找到水源頭了!我們找到水源頭了!君龍湖的源頭就在老——君——山。”

那晚,他們宿在老君山上,因為連天的勞累,他們睡得很香很甜。突然,有一位白胡子仙翁走到他們身邊,往他們的身上灑了幾滴甘露,說:“孩子們,老君山是母親山,君龍湖是母親湖,湖水就像母親的乳汁,哺育著芸芸眾生。你們一定要保護好母親湖,切莫讓母親的乳汁遭受汙染。”一覺醒來,白胡子仙翁不見了。但是,仙翁說的話,牢牢地記在了他們的心裏。

回家的路上,他們來到一個叫岔河的寨子,看見寨子裏很髒,豬屎、狗屎、牛屎、馬糞隨地可見,雨水一來,還不都衝進岔河裏嗎?岔河是君龍湖的支流,寨子裏有十多戶人家,家家的房子都建在河邊,糞坑也建在河邊,糞便直接排進河裏,河水受到了嚴重汙染。他們一家一戶地去勸說,講解保護母親河的道理。村民們也都通情達理,即刻打掃房前屋後,封堵糞坑。隻有寨子頭的一個大戶人家,戶主是個土財主,家境殷實,牛馬成群,豬羊滿廄,幫工使女一大群,人畜糞便也直接排入河裏。他們進門勸說,那土財主卻十分蠻橫,不理不睬,還放惡狗出來咬人。儂水愛走到土財主身邊,親熱地說:“大爺,岔河是君龍湖的支流,是我們的母親湖。”

土財主瞪著眼睛說:“我母親沒有湖。”

田水滿也走過去說:“大爺,這些河流都是母親河,河水就是母親的乳汁……”

不等田水滿把話說完,土財主搶過話頭說:“我母親的奶頭早已幹癟了,還有哪樣乳汁?”

大家你看著我,我瞅著你,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