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興利除害,上個世紀末,文山州和當時的文山縣委、政府決定在暮底河下遊河段興建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城鎮供水,具有枯期補水,洪期截流錯峰,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功能的骨幹水利工程。該工程經國家水利部批準立項後,被雲南省列為“潤滇工程”標誌性項目,於2002年1月開工建設。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文山縣委、政府創新投融資機製,成立暮底河水庫開發有限公司,融資7200萬元。工程2006年11月下閘蓄水,2007年6月向文山城區試供水,2009年9月,雲南省發改委、省水利廳共同主持通過了工程竣工驗收,工程施工質量等級為優良。2010年,該工程獲得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2011年,工程管理單位榮獲國家級水管達標單位,是建國以來雲南省首次獲得這兩項殊榮的水利工程和水管單位。
君龍湖概算總投資19456萬元,總庫容為578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為4572.14萬立方米,壩後電站裝機5000千瓦,所有運行管理都采用水利自動化監測係統控製。這項工程的建成,滿足了文山的城市發展用水,增加了下遊梯級電站的電力保證,提高了防洪及抗旱能力。此外,還保護了老君山資源,調節了區域氣候,促進了旅遊開發。無論從哪個方麵看,都是一項功德無量,惠及子孫的民生工程。
君龍湖景區北上昆明338公裏,東至南寧675公裏,西至蒙自128公裏,南下越南河內460公裏,離文山普者黑機場僅30公裏,從13公裏處的文山市有柏油路通抵景區,交通便利。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67.1米高的雄偉大壩,沿著500級雲梯般的青石台階拾級而上,左右兩邊是平行直線勾勒出來的平整壩體。大壩之上,狀似睡蓮的景觀燈,潔白的影雕石材柱板防浪牆和壩頭兩端的繁茂花木相映成趣。憑欄望去,一湖碧波綠水清澈可人,波光粼粼,成群結對的鴛鴦在湖中低翔,嬌小靈活的“水葫蘆”在水中嬉戲,湖心的幾個小島上,綠樹婆娑,碧草如茵,成群的鷺鷥圍繞著樹梢,時而盤旋,時而棲息。無風的時候,水平如鏡,白雲朵朵,青山倒映於湖麵,山光水色,融為一體。
如果是早晨,水麵上泛起層層輕霧,小島像著一身輕紗的少女出浴,風韻無限。若是傍晚,夕陽如丹,湖麵金光閃閃,仿佛著了橙色的彩妝,豔麗至極。而環湖羅列的群峰,由近及遠,顏色各異,起伏錯落,連綿不斷,就像畫師筆下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的一幅水墨畫,充滿了靈性的光暈。湖邊山坡上的綠樹、竹影、野花、茂草、怪石、房舍……與水景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怎麼看都使人心曠神怡。
漫步在湖旁剛剛建成的杜鵑園林陰下,發現原本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老君山密林中的高山杜鵑,在這裏照樣生機勃勃,爭奇鬥豔。景區遊客接待中心裏也林木葳蕤,李花、杏花、玉蘭花花事紛繁,一派妖嬈。如果從湖邊野徑上一路尋去,峰叢、野樹、茂草競相呈現,伏道的繁花間,更有紅男綠女相攜春遊,而在那些陽光明媚的沙灘上,三三兩兩的垂釣者,不管釣的是滿湖的濃濃春意,還是水麵上的細碎陽光,收獲的都是他們此刻閑適疏朗的好心情。
站在壩頭眺望,已然風光無限,再順著湖邊遊走,山光水色更是美不勝收。但是,越是這樣,就越是意欲未盡,會抑製不住自己的衝動,去租一條小船,劃向湖的深處。進入湖麵,遊人的觀察會因為位置的變化而轉換角度,首先闖入視線的,是湖右岸的百獸聽禪,山腰處,一高聳的石柱仿若觀音玉指,似在講經布道,又似在解惑釋疑,語重心長,而觀音玉指的前麵,群擁著百獸,有靜靜聽經的臥虎、有昂首問道的獅子、有睡眼半睜的犀牛、有準備逃學的兔子、有一臉深思的獐子、有因為遲到還在半途趕路的豹子……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看湖的左岸,當目光從一叢叢迎風搖擺的竹梢滑過,會發現滿坡的鬆林,一概身姿朝前傾向湖麵,殷情備至,正無言地向遊人發出盛情的邀請,迎接賓客的到來,因此遊客們給她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迎客群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