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灑疇陽河畔
思緒放飛
作者:馮在誼
“作為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厚的感情。”著名作家彭荊風接著說:“在西疇精神的感召和推動下,全縣的經濟社會快速和諧發展,讓人眼前一亮。優美的自然風光、熱情的西疇人民,真有點舍不得離開,回去後,我將會放下手中的其它工作,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譜寫西疇。”真摯的話語,流露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
南疆邊陲,您曾留下一個個深深的腳印,每一個腳印灑滿了您對這片土地愛的浪花。正是愛的漣漪,再次呼喚著您投入她的懷抱,雖然年過八旬,手頭工作很多,但是,您沒有拒絕心中的那份愛,帶著對這片土地的赤誠丹心,您的腳印再一次留在美麗的疇陽河畔。
在全國部分知名文藝家赴西疇,走基層文藝創作采風的隊伍中,就數您年紀最大。滿頭銀發,但精神矍鑠,邁著矯健的步伐,您隨著采風團一行感受了西疇的山山水水,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曆史古跡、新農村建設……您沒有落下一站。筆記本是您最忠實的朋友,手頭的筆就像戰士的鋼槍,它們與您如影隨形。每到一處,您總是細心訪問,全麵收集素材,與群眾懇切交談,並認真做好筆記,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深深感動了每一位文藝家和工作人員。
走進雞街歡樂穀,感受低熱河穀風光的風土人情。適逢雞街鄉第五屆民族民間文化歡樂節,與身穿盛裝的花倮姑娘合影,在姑娘們熱情的邀請下,您和其他文藝家一道與姑娘們跳起了弦子舞,與民同樂,共慶盛世,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各族人民一家親。和諧社會,幸福生活的時代氣息,一並在歡樂的舞步中騰飛、蔓延,灑遍了歡樂穀,翻山越嶺,飄過疇陽河畔。
跨過喀斯特風光的勝景,踏上茶馬古道三元橋,您,第一個衝上去與三元橋合影。颯爽英姿,站在橋上,回望曆史,感歎時代的巨變。此時,您的心中一定充滿激動之情。因為億年華蓋木故鄉,生態宜居勝地,西疇人民用“搬家不如搬石頭,苦熬不如苦幹,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感動著踏上這片土地的每一個人。
走進西疇精神的發源地摸石穀,追尋西疇精神的足跡,從打響鑄就西疇精神的第一炮,到今天的和諧西疇建設,其間的曆程,融入了多少人的辛酸血淚,傾注了多少汗水與心力。您在思索,似乎筆尖已經描繪著西疇人吃苦、耐勞、淳樸、堅毅的鮮明形象,閃爍著鑄就西疇精神奇跡的每一個瞬間。您敏銳的目光,獨特的文藝感覺,用筆、也是用心,總是第一時間把一切銘記、續寫。
聽說蚌穀鄉海子壩村民小組長謝成芬身患乳腺癌,但她仍然抱病帶領鄉親們抗旱救災、自建水泥路、發展增收產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被評為文山州十大道德模範和十大傑出青年的事跡,您很感動,並表示一定要去看看。走進謝成芬家,您聽了謝成芬的講述,知道謝成芬戰勝病魔的艱難。您自己曾身患重症,您用戰勝病魔的親身感受對其進行鼓勵。在您的一番開導下,謝成芬一掃陰霾,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那一刻,在場所有的人為之激動、振奮。
“西疇精神令我感動,我將放下正在撰寫的長篇小說,潛心為西疇創作文藝精品。”您堅定的話語中,總是流露著濃濃的愛心,這是一種大愛,在您的帶動下,文藝家紛紛表示要用手中的筆,譜寫西疇、讚美西疇、宣傳西疇,讓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西疇精神的強大作用下,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不斷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感動就在一瞬間,震顫化為永恒的力量,最美的言辭也難以形容您對西疇的一片深情,就讓華蓋木為你的西疇之行作證吧,願您再來西疇,願您創作豐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