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夜讀魯迅(外一篇)(3 / 3)

我真的不敢想象沒有鳥鳴聲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鳥鳴聲中度過的,那時雖不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也不懂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但也分明地感覺到了有鳥鳴的日子就是不一樣,才活得快活自在。當然,由於自己小不懂事,也曾有幾隻可愛的小鳥在自製的彈弓下喪命,永遠地關上了歌喉,如今回想起來,心裏總感到自責和懊悔。離開農村,漂泊在城市裏,我不知多少次夢回故裏,聆聽嘰嘰喳喳的鳥鳴聲。每次夢醒,都發現枕巾上有幾道淚痕,因為在鋼筋混泥土的樓房間我看不到小鳥的身影,聽不到清亮的鳥鳴聲。直到我搬來這裏,搬來這間陳舊的房子裏住,與窗外的這棵枇杷樹相伴,沒有鳥鳴聲的那種失落感才得以消散。經常棲落在枇杷樹上的是一群不知名的小鳥,大概有十來隻,其羽毛色彩繽紛,腹部呈雪白色,背部是天藍色,兩翼下方各點綴著一小塊白色。我曾依照它們的結構特征查找過一些關於禽類的書籍!但還是無法準確判定是屬於哪一類。它們的鳴叫聲清脆不聒耳,有韻律不吵雜,猶如仙女在歡歌。清晨,我還沒睡醒,它們的歌聲早就飄落在我的枕邊,激活我半凝固的血液,讓我帶著飽滿的精神去麵對全新的一天;黃昏,它們又如期把歌聲奉獻給我,為我洗去全身的疲憊,把城市的喧囂阻隔在了我的生活之外。假如沒有這棵枇杷樹,就不會有鳥鳴聲,我就不會在物質清貧的寒境裏依然過得怡然自得。

雨夜本孤獨,雨夜本傷感。但有知己般親密的枇杷樹陪伴在身邊,我內心的孤獨和傷感也就蕩然無存了。夜雨打在枇杷葉上,淅淅瀝瀝,似乎是在彈奏一曲美妙的音樂,又似乎在講述一個美麗的童話。臨窗而望,燈光透射在潔淨的枇杷葉上,隨著微風吹拂一閃一閃的,好不耀眼。在這樣詩意盎然的夜晚,可以圍爐而坐,溫一壺濁酒,右手持蒲扇,左手拿一本史書,與古人促膝而談;可以沏一杯香茗,懷揣一闕詩詞,在或恢宏或幽雅的意境裏自由翱翔;可以從匣子裏取出摯友曾經寫來的書信,把舊情重溫;可以鋪開宣紙,揮毫潑墨,把瑰麗的生活抒寫把輝煌的明天描繪。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做,隻要靜靜地呆坐著,聆聽風聲、雨聲,這樣未嚐不是一種享受。而我在這樣的雨夜,最喜歡做的是把雨夜的美妙、雨夜對生命的領悟,劈裏啪啦地敲打進電腦裏,然後傳遞給身在大江南北的朋友,讓他們和我一起分享。平常由於為生計奔忙,也沒來得及問候朋友,趁此良機,與朋友同享雨夜情趣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我不知多少次跟朋友提到過窗外的這棵枇杷樹,雖然他們沒有把羨慕傳遞給我,但我還是清楚地感覺到了他們對綠色對鳥鳴對雨打枇杷聲的渴望。

前兩天,小區的公告欄裏貼出通告,說要把這裏所有的舊房子拆除,蓋幾座雄偉的大廈。我又麵臨著搬家,搬家倒沒有問題,隻要打個電話,分分鍾時間,搬家公司就幫你搞定了。但我真的舍不得與窗外的這棵枇杷樹分開,說句實話,這麼久跟它相處相伴,我跟它已經很難分出彼此,也許我們都是樹,也許我們都是人。因為要蓋大廈,占地麵積肯定會比現在的住房大,而這棵枇杷樹很有可能就會被電鋸鋸倒,然後其根也會被挖掘機刨出。那時不知這座城市會不會感到一點痛,但現在想想,我的心就開始在滴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