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思成:對正定情有獨鍾(2 / 2)

1959年,投資9萬元,將造型奇特、精美絕倫的明代千佛尊從破敗不堪的崇因寺移至隆興寺彌陀殿後70米處複原安置。

1977年至1980年,投資54.67萬元,根據國家文物局“基本保持原狀,局部進行複原,外觀整舊如舊”的修繕方案,對梁先生多次探訪、極力推崇的隆興寺摩尼殿進行修繕。

1981年至1985年,投資75萬元,對年久失修、塔刹隕墜的天寧寺淩霄塔落架重修。

1989年至1990年,投資76萬元,對梁先生意外發現,倍加關注的開元寺唐代鍾樓進行落架重修。

1994年至1999年,投資220萬元,對梁思成先生稱為“海內孤例”的廣惠寺華塔進行複原性修複。

1997年,投資70萬元,對梁思成先生稱為“正定全城最古的一座建築”——縣文廟大成殿進行搶險加固和保養。

1997年至1999年,投資3285萬元,對隆興寺主體建築大悲閣進行落架重修,同時恢複了禦書樓和集慶閣,重現了宋代風貌。

2000年2002年,投資5100萬元,將長達3華裏的燕趙南大街修建為明清建築風格的曆史文化街,把廣惠寺、臨濟寺、開元寺以及梁氏宗祠等文物單位串聯起來,同時修複了南城門,也為梁思成先生念念不忘的陽和樓的重建奠定了基礎。

2004年3月至7月,搶險加固北城門。

2005年4月至9月,維修開元寺須彌塔。

2009年至2010年,對府文廟前殿進行複原性修複。

至此,梁思成先生考察過的主要古建築基本得到了修繕和重建。也正因此,正定的隆興寺、開元寺、廣惠寺華塔、天寧寺淩霄塔、縣文廟大成殿、臨濟寺澄靈塔、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府文廟前殿等八處不可移動文物先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定縣城也於1994年被命名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建國之初,梁思成先生提出了建設新北京的設想:“在北京西郊建立新的行政中心,把舊城規劃為文化遊覽區”。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紿大師留下了永久的遺憾。今天,大師的建城設想將落地正定。

2010年9月6日,“中國石家莊·正定古城文化保護高峰論壇”隆重舉行。對於正定古城:與會專家羅哲文先生說他不忘師囑,來正定考察研究少說也不下100次了。他說:“正定不得了,我的老師梁思成先生曾多次到此考查,寫就了《正定調查紀略》,從方方麵麵論證了古城正定的特色和地位,正定古城需要整體規劃和保護。希望這次河北省、石家莊市能借鑒梁先生在書中的建議和意見。”

如今,擁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曆史名城正定,將認真執行經國家批準的古城保護規劃,對文物實行三級保護,堅持“以古為韻、以文為脈、商旅互動、文旅共榮”的原則,嚴格限製新建築,逐步修複古景觀,使古城成為文物保護、文化交流、旅遊休閑聖地,重振“三關雄鎮”之風。

2010年9月17日,隨著陳全國省長一聲宣布:“正定新區建設開工……”籌備9個月的正定新區邁出了雄壯一步,人們為之歡呼雀躍!

正定新區選擇在正定古城東側,滹沱河北岸,建設麵積約135平方公裏。新區突出打造行政中心、會展中心、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總部大樓、金融服務後台基地、職業教育園區等,構建科技含量較高的全新城區。這裏將以生態為保障,建設一流的生活配套設施、商業服務設施、休閑遊憩設施,構建宜居活力之城:以文化傳承為內涵,通過主題公園、特色節點、親水平台、瀕水岸線等景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構建城河交融的文化新區。圍繞打造“綠色生態城”“全國第一低碳城”的目標,在設計上達到國際水準,在實際成效上體現特色文化,傾力打造百年經典新區。

正定,古城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古建輝煌,是曆代雄鎮、畿輔要地、九省通衢、大佛之城:新區則引進世界最新建城理念,著力打造“低碳、生態、智慧”新區。古城與新區文脈相通,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和諧共生,這便是梁思成先生的建城藍圖。我們可以以此告慰對正定情有獨鍾的梁思成大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