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覽勝
作者:飄飛
在霧靈山沿著曲曲折折如盤蛇似的公路忽上忽下,不久就進入了九龍潭風景區,眼簾兩邊壁崖聳立,奇崛異常,林深草茂,曲徑遁幽,好一派神奇的風光。
“這裏曾經是清東陵的‘後龍風水禁地’的後封山,雖然曆經滄桑,風雲變幻,也曾經受過日本鬼子野蠻的燒荒和資源掠奪,但是今天的霧靈山九龍潭在勤勞人民的用心嗬護下,已經成為京東綠色寶庫,享譽塞北,名播江南”,導遊員一番聲情並茂神采飛揚的講解,一下子勾住了我們的心。
在一處山腰處,我們的車子停下來,同行的霧靈朋友告訴我們,從這裏的纜車下去,不遠處就是九龍潭了,他問我們是從旁邊的小徑直接步行走下,還是坐纜車呢?站在這處平台眺望遠方,天空如湛藍的寶石,一塵不染,連潔白如羊脂的白雲也不知溜到哪裏的林間溪水散步去了,陽光被右側的山嶺遮掩了身影,隻得將萬道光芒投射到左側的一處摩崖危岩之上,如燃燒的火焰,山崖頂子上還建有一座紅頂的亭子,遊人如螞蟻般蠕動,我倒想去那裏感受“一覽眾山小”的獨韻風情了,可是腳下的林間有什麼看頭呢!帶著有些渴望又有些失望的心情坐上了纜車。
這處纜車運行平緩,幾秒鍾後,就看到腳下鬱鬱蔥蔥的林子,什麼白樺、山楊、五角楓、櫟樹,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樹聚在山野之中,我的耳邊傳來了陣陣蟲鳴,想起了《詩經》中“喓喓草蟲,趯趯阜螽。(《召南·草蟲》)”的描寫,草叢中像阜螽一樣的小生靈何其多也!我不禁微微俯下身子,瞪大眼睛想找尋是哪些小家夥在彈琴鼓瑟々是歡迎我們到來而吹奏的迎賓曲嗎?可是,除了厚厚的茅草叢,便一點影子也沒有,也許,它們正睜著雙眼趴在草葉間朝上觀望,或者側耳聆聽,是誰打擾了他們的悠然恬靜?有些小鳥隱在綠色的枝葉間練習歌喉,似小窗中喁喁的聲音,柔細若絲:還有的如絲管啁啾,圓潤入耳。美妙動聽的聲音真像一劑清心劑,剛才還有些失落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許多,不禁萌生出幾許期待。快到山下的停纜處時,右側的林問傳來潺潺的水聲,空穀傳響,悅耳鳴鳴,我朝上方張望,一處流泉飛瀉其問,白色的浪花飛濺翻卷石間,引人矚目。從纜車下來,我跑到溪水旁蹲下身子,將手伸進澄澈透明的水裏,一股清涼順著手臂刺入肌膚,直入心骨,真是透心得舒暢。
沿著一條順山勢而建的階梯一步步地朝下走,右側的山溪越發急遽,溪水如一條白練若隱若現,又似一條銀龍臥於林中,刷刷的摩擦岩石的聲音如絲弦劃過耳際,有人一聲驚歎,我們駐足朝右側觀望,溪水在一處絕壁間倏然跌落穀底,宛如一條銀練從天際垂落,我們興奮地挨近瀑布,眼前這幅“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的畫卷令人沉浸如醉,有幾位禁不住它的誘惑,已經擺開架勢,哢嚓哢嚓地留下影像。靜靜地坐在潭中的岩石上,心旌搖曳,浮想聯翩,我的思緒信馬由韁,眼前浮現當年柳宗元在永州任上的情景,每日閑來無事,何以解憂?唯有山水!但是柳公坐在小石潭邊的愴然淒清的感覺過於灰暗了,我此時沒有這灰色的陰影蒙住心胸!就一直想這樣坐下去,若能在林邊建一茅屋,每一天漫步林中,呼吸山野的自然之氣,累了來到潭邊,將一顆心浸入水底,何其閑適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