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社會責任審計的現狀分析及思考(3 / 3)

四、對加強我國社會責任審計的建議

(一)對社會責任審計的準則和標準加以界定和完善,確立社會責任審計實務的實踐方法

結合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對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供應商、經銷商、消費者、員工、公眾、政府等)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對於這些事項的履行情況、質量高低都需要一套完整的準則來支撐。因此,在我國要開展社會責任審計,首先要著手製定一套相關的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從而做到有據可依。其次,從以前的實際情況看,企業自願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並接受審計的動機並不明確,需求也較弱,我們還不能確立審計的方法,工作有些盲目。所以,進一步推廣社會責任審計,並擴大審計主體,確立社會責任審計的方法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二)組建社會責任聯合小組對社會責任進行審計,並增強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的要求

由於社會責任的內容涵蓋的範圍較為廣泛,涉獵的學科也較多,需要各方麵的人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所以我們可以建立社會責任審計聯合小組,讓審計工作人員和環保、工程、社保、稅務、法律等方麵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共同參與審計,這樣不但能融彙各方麵的信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完善社會責任的審計工作。另一方麵,社會責任審計對從業人員也有較高的要求,社會責任審計既涉及到財務方麵的審計,又有績效審計、合規性審計,專業性強,技術性高。這就要求相關人員要懂得財務、經濟、績效、社會學、工程學、法學等各個領域方麵的知識,因此,我們要加強培養相關人才,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在監管結果上提升社會責任審計的監督力度和處罰力度,積極引導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審計

在製定和完善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管,對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審計。對嚴重違反社會責任的行為,要有一定的懲罰力度,對責任要追究到底,這樣才能把企業引導到正確的履行社會責任審計的道路上,真正地讓審計發揮其效用。

(四)優化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強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審計的意識

目前一些企業為追求高利潤,忽略了對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發生了嚴重損害消費者和社會利益的事件,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麵影響,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和自我保護法製觀念的增強,社會問題已經可以直接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所以,為了保證企業的各項政策能順利進行,基於企業戰略層麵來對社會責任問題進行幹預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繼價格、質量之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企業應該優化治理結構,認清企業戰略管理和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的聯係,為社會責任審計提供有力的戰略背景,也為實施社會責任審計奠定基礎,同時,企業還應提高社會責任審計的意識,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積極披露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提高企業在公眾心裏的可信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促使企業更快更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翠.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

2.方堃.關於社會責任審計的思考[J].審計研究,2009,(3):38-40.

3.毛洪濤,張正勇.社會責任審計理論研究述評[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5):47-51.

4.陽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的構想[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11):11-13.

5.韓曉梅.論審計的社會責任觀——關於審計目標的思考[J].審計研究,2006,(2):59-63.

6.黃溶冰,王躍堂.和諧社會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審計治理與實現[J].華東經濟管理,2008,(11):20-24.

7.解鵬裏,潘文林.關於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的幾點思考[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0,(5):14-15.

8.劉敏,李大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J].企業經濟,2011,(2):136-138.

9.完紹芹,鄭鈞.企業社會責任審計與評價[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