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以變應變(1 / 2)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孫子·始計篇》

用兵作戰的方式在於變化莫測。“詭道”,指欺詐、多變的方式。孫子的這一思想在《軍爭篇》中再次表述:“兵以詐立”(用兵作戰要依靠詭詐多變才能成功)。“立”,成立,指成功、取勝。

對商業競爭,就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而變換奇正術。美國加州發現大金礦後,一位名叫亞默爾的貧窮農人也隨入潮湧至,加入了淘金的行列。但不久,他即發現,在那荒山野嶺中,氣候幹燥,水源奇缺。於是,他靈機一動,毅然放棄了淘金,用手中鐵鍁挖掘水渠和水池。然後引水入池,經過細沙過濾,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這樣,他專向淘金者賣水。結果,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就靠賣水而賺得36000美元。當很多人因找不到金礦而忍饑挨餓,流落他鄉時,亞默爾已經成了一個小小的富翁。

美國的企業樂公司首創麥片,以它的質量保證、供貨穩定而牢牢地支配著美國市場,20多年無人匹敵,利潤甚豐。

但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起了變化。但企業樂公司卻被利潤豐厚的現象衝昏了頭腦,忘了創新“造勢”,沒有注意到這種變化情況。

而在這個時候,美國的通用磨坊的通用食品及桂梅麥片開始推出,它們以品種多、味道新、價格便宜的策略,大力開展促銷活動,特別是向兒童和企業主婦宣傳。結果,廣受消費者歡迎,銷量迅速增多。

企業樂公司的麥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到強勁的競爭襲擊,市場占有率從過去的80%以上,急劇降到1982年的38%,公司首次出現了虧損。

在現代企業競爭中,有些企業掌握了善變術,靈活變通,從而使企業從虧損變盈利,而且始終不敗。

一企業街道辦的“製膠廠”,共30來人,倒閉時虧下5萬元外債,還拖欠工人9個月的工資。一個叫李士興的人自告奮勇地來了,竟奇跡般地使企業起死回生。3年後,蓋著油氈紙的茅屋變成了7層5開間樓房和寬敞車間。30來人的小廠變成了500多人的中型廠。

李士興到底有什麼“興廠之道”呢?這個道就在於他善變。李士興能根據市場信息隨機應變,機敏果斷。

當剛剛接受爛攤子的時候,他用集資的辦法招收了200多名工人,買了油氈紙把漏屋補起來,暫時解決了廠房問題;又從工人企業裏借來縫紉機,解決了設備問題。

此時,他又獲得一個準確的市場信息,製膠業市場產品過剩,許多廠企業紛紛下馬。李士興得到這個情報後,腦子裏就閃現出了一個“變”字,果斷地決定變,而且要因地製宜地“變”。

李士興考慮一番後,認為本地畜牧業興旺,皮革多,於是選擇轉產皮革製品。他就地取材,用皮革做自行車坐、手提包、背包、兒童書包、旅行包等產品,並很快占領了市場。債務還清了,工人的工資也補發了。

小本生意獲大利,許多人慕名前來參觀,李士興特敏感,他預見到這些人將來會成為競爭對手。於是,他立即又想到了“變”。產品轉產為牛皮鞋、皮衫、山羊革夾克等。當時,很多工人都前來責問廠長:“這麼暢銷的產品為什麼要停止生產?”

不久,這個問題通過實際情況得到了解釋:許多來取經的工廠,見他們的產品本小利大銷售快,回去後都爭先大批生產,結果市場很快出現了滯銷現象。

而這時李士興的廠卻早就轉產了,他們的新產品又在市場上吸引了顧客。

雖然皮革廠辦得比較順利,新產品也很暢銷,但李士興擔心又會出現滯銷現象。

為了避免滯銷現象的發生,李士興又“變”了。這次他采取“一業為主,多業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