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篇》
如果民眾與國君的意願想法一致,民眾在戰爭中就可以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險。兵戰如此,商戰亦然。如果一個企業“上下同欲”,榮辱與共,那麼它往往在市場競爭中就能克敵製勝。
“上下同欲”的內涵其實並不僅僅局限於組織內部的和諧,而且還涉及諸如戰爭的性質、起因以及戰爭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方麵的影響等若幹與組織相關的外部因素。放在經濟謀略的角度,我們有必要對企業的目標和使命有一個明晰而客觀的認識。
人們對企業使命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過去人們往往認為,企業的存在主要是它迎合了追求利潤、創造財富的投資者需要,但現在人們對企業使命的認識已經不再僅局限於“利潤”的範疇。實際上,企業並不是一個孤立而封閉的係統,而是一個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人造係統,它不僅應對市場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也要兼顧到企業內部的各種需要。怎樣用人,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使企業“上下同欲”,是大有訣竅的。
管仲:
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所謂“上下同欲”,是說不能將外部的與“上”麵的“欲”強加於員工,而是要“以欲從人”。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人從所欲,“上下同欲”。它們反映在企業經營中,就是要使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互相支持,彼此和諧。
現在許多企業都已經注意到“民心”的價值,他們把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的一致性關係給員工闡釋得清清楚楚。打破“鐵飯碗”後給員工帶來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是企業得以迅速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果企業經營不善,那麼員工利益必然會受到損害。因此,這個“飯碗”無形中成了集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於一身的有效紐帶。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團隊精神的形成,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由此,製定企業目標,除了要根據市場和企業資源條件進行調查和分析,也要讓各目標之間、總體目標與部門目標之間、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之間協調一致;與此同時,還要做到目標鮮明,具有鼓舞和動員作用,能激發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上下齊心,共同完成企業的目標。
深圳有一企業名為索泰克的公司,在短短3年裏發展迅猛。其產品文字處理機還獲得了“全國火炬計劃新技術應用”優異獎,在“珠江三角洲名優新產品”交易會上,其成交額連續兩年高居榜首。1992年國慶前夕,索泰克公司又登上了深圳市“經濟效益十佳企業”的領獎台。這除了該公司的市場導向正確、產品質量優良、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外,還跟該公司“泥飯碗”的觀念和“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在索泰克公司,每個正式職工在自己的生日都能收到公司的一份價值60元的生日禮物,“禮輕情義重”,公司對每個職工的關懷與尊重盡在不言中。
企業當然是要賺錢的,但若隻求贏利而忽視人性,企業不見得就能長久。人性化的管理已為越來越多的現代企業所認同。
企業立足於內外大小環境,一定要全麵分析企業麵臨的市場前景和行業競爭環境。
《文韜·上賢》中,文王問太公曰:
“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
“王人者,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
在這裏文王提出了一個作為老板應該尊崇什麼人,抑製什麼人,任用什麼人,除去什麼人的問題。太公的回答很巧妙:作為老板,應當推崇德才兼備的人,抑製無德無才的人,任用忠誠信實的人,除去奸詐虛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