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齊勇若一 通權達變(1 / 2)

孫子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孫子·九地篇》

想用縛住馬韁,深埋車輪,顯示死戰的決心來穩定軍隊,那是靠不住的。要使軍隊上下齊力同勇如一人,在於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強弱不同的士兵都能發揮作用,在於地形利用的適宜。

“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對老板的啟示是齊心協力在管理;

“剛柔皆得,地之理也”對老板的啟示是發揮群力在適宜。

“齊勇若一,政之道也”,把管理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齊心協力同勇如一人的界麵;“剛柔皆得,地之理也”,則把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提升到增強整體戰鬥力的層麵。

許多現代的老板,隻注意抓業務工作、技術工作,以為把精力投放在具體的業務和技術上就可以出效益,卻忽視了一門不可或缺的老板藝術——行政管理。現代的老板應該像投資那樣,積極地把錢投入行政管理上。有的現代老板隻知道重用有突出才幹的人,而忽視了身邊周圍遍地是“寶”(人才)的現實,結果不是辛辛苦苦吃力不討好,就是磕磕碰碰效益提不高。古代有識之士收養門客之舉,其實就是網絡各種人才。常言道:一個單位,什麼樣的人才都得有。一個高明而有遠見的老板應當搜求各種人才,應當“人盡其才”地充分發揮本單位每個人的專長、特長。其實,這個道理幾乎每個老板都知道,然而為什麼偏偏有許多人卻做不到呢?這裏反映的正是老板的修養!“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可見老板要有“道”;“剛柔皆得,地之理也”,關鍵是老板要識“理”。

孫子“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的教導可以運用於企業管理的諸多方麵。長期以來,包括像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那樣不可多得的名勝古跡都是來者不拒,遊人越多越好。像平遙古城,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整修,就全力向海內外“推銷”,好像遊客越多身價越高。其實,有限的旅遊資源,尤其是那些文化藝術價值極高的曆史遺產,是不可能再生的,隻會損壞一點少一點。正如一位外國友人曾經忠告的:“我們現在有的(現代化),你們將來都會有,而你們現在有的(豐富的曆史遺產),我們永遠也不會有。”然而,我們的有關部門或許是被“豐富”兩字鬧昏了頭。殊不知,無論多麼豐富的曆史遺產都經不起來自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遊客無休止地湧入名勝古跡所造成的惡果是多收一點門票錢所無法抵償的!令人欣慰的是,著名旅遊景點九寨溝經過論證,率先實行遊客限製,把每天最大接待量定為一萬二千人。從現象上看,此舉在客流高峰期每天門票的損失相當可觀,但從九寨溝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看,則收獲會更大。以為,這個開明之舉實踐了孫子“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的教導——要使名勝古跡座座保存完好如同一個高等級,在於管理保護有方;要使完好不一的名勝古跡都能向世人展光露彩,在於地利論證的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