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絨處心積慮隱藏的“底牌”鵝絨到底有什麼“出其不意”的東西呢?羽絨服作為20年來人們冬季保暖禦寒的首選,一直給人臃腫的感覺,款式、顏色過於單調,而南極人、波司登、雅鹿、冰川、鴨鴨等傳統品牌僅靠麵料、款式進行競爭,未免顯得單調。綜觀羽絨服市場,羽絨服廠企業一直在麵料上、款式上和含絨率上做文章,而對於“鵝絨比鴨絨好”這一眾所周知的行業“秘密”熟視無睹。這為北極絨留下了足夠的“素材”來做文章,完成以差異化營銷進入羽絨服市場。
鵝絨與鴨絨相比較而言,絨朵大、中空度高、蓬鬆性好、回彈性優異,保暖性更強。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的測試數據表明,鵝絨的絨朵普遍比鴨絨絨朵大,蓬鬆度比鴨絨高出50%左右,所以保暖性能更加出色。有關專家坦然承認,一般來講,鵝絨在各項指標上都優於鴨絨。
說到鵝絨和鴨絨的區別,還有就是因為鴨子喜食水中的蟲子,所以鴨絨普遍有一種腥味(稱為“鴨狐臭”),為除去異味,在除汙、脫脂過程中,有的加工廠甚至使用了除臭劑。而鵝是食草動物,所以鵝絨本身根本不存在異味問題,從原材料源頭保證了綠色環保問題。
由此看出,北極絨的“鵝絨”羽絨服對其他羽絨服廠企業而言就絕對是意料之外的“重磅炸彈”。一切準備就緒後北極絨關於生產“鵝絨”羽絨服的廣告像炸彈一樣投向了各大媒體,投向了消費者,也投向了全無準備的羽絨服同行。一時間,“鵝鴨之戰”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保暖服裝升級換代,鵝絨有望取代鴨絨”成為當年熱點經濟新聞之一。
剛開始消費者的感覺是眼前一亮,緊接著羽絨行業整個炸了。羽絨工業協會與羽絨服裝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專家之間展開了激烈爭論,“鵝絨、鴨絨到底誰好”,最後沒有結論。
一些企業開始坐不住了,開始到北京活動,想阻止北極絨這則極具殺傷力的廣告的發布,但沒有成功。
大多數羽絨廠企業由於利益關係反對鵝絨。
當年“全國羽絨服市場如何麵對消費者高層研討會”成為鴨鵝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會上,波司登老總突然發表了一個戲劇性的“補充發言”,指出鵝絨優於鴨絨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今後不應在這個問題上再有什麼爭論,北極絨的做法對行業是一個有益的貢獻,鵝絨作為一個重要的羽絨產品將在高端市場產生很強的生命力。
“鴨鵝”大戰,北極絨以差異化的鵝絨突襲於市場,“出其不意”,終得所願,改變了整個羽絨市場鴨絨獨霸的市場格局,北極絨樹立起溫暖產業中的強勢品牌形象;同時還帶動了整個以鵝絨為突破口的產業鏈發展。北極絨掌握了市場脈搏,相機而動,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