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娛樂真人秀,虐星技術哪家強?(2 / 2)

但是這些還都不夠看,因為還有傳說中,綜藝節目裏的“虐神”——《奔跑吧,兄弟!》。

虐腸胃?有!生牛肉要吃,活章魚也要吃。虐女神?有!看baby被指壓板虐到整個後背紅腫。虐體力?有!從第一期到第三期,滿屏都是跑跑跑、滿屏都是汗汗汗,韓國壯漢金鍾國前來挑戰,更是讓李晨、鄧超賭上尊嚴,拚了老命的把名牌撕下,最終保全了中國跑男的麵子。虐腦子?有!從第一期開始大家需要各自找線索,動腦筋分析怎麼進入下一關,讓觀眾為他們的腦子很捉急啊。虐心?有!非要讓165cm的王祖藍勾兩米的杆子,非讓累得不行的歐弟不打呼,非讓五音不全的林更新唱歌。節目組,你以為你是在虐明星,其實你虐的是我們觀眾的心啊!

什麼人在找虐?為什麼要找虐?

大批真人秀節目紮堆,各家衛視除了拚平台、拚模式,一個更重要的競爭元素就是拚明星陣容。不過,很少有像《奔跑吧,兄弟!》這樣的節目,可以同時邀來鄧超、王寶強、李晨等眾多當紅的明星,絕大多數節目都是隻有一兩個主打的明星,而其餘的多數都是三四線的小藝人,或者是早己過氣的老牌明星。

而事實上,三四線的明星更能配合節目的節奏,最不怕“虐”。在《這就是生活》的錄製階段,最大牌的“雪姨”王琳就因為不堪節目中的種種殘酷遊戲而直接罷錄,而與之一同參與節目的韓雪、白客、劉語熙、徐開騁等明星卻一直都非常配合節目。

既然此類的綜藝節目如此虐待明星,耗時又不短,為何這些大牌明星會甘心受虐,願意加入其中?

一方麵,國產電視劇市場目前嚴重產能過剩,拍了都不一定能播,何況那些非一線明星也未必有多少戲拍,因此明星除了拍戲、唱歌,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動搖還需要參加各種節目。而綜藝節目是很有保障的,不但曝光率高,引發的話題量也大。即便是如林誌穎、郭濤這樣戲約不斷的演員,不也通過綜藝節目提高了身價,獲得了更多的廣告邀約嗎?

再說價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某檔時下頗受爭議的綜藝節目為了請到明星,把價錢開到了20萬~30萬元,“這麼看,一攥拳頭一閉眼的事兒,三期下來,換輛好車還是可以的吧。”他說。

虐星的底線在哪裏?

既能保持曝光,又能賺銀子,身為藝人還能找到比這更好的事情嗎?節目裏受點罪也值了。其實,在國外,類似的節目早已出現多年,經驗告訴我們,收視和明星的“雙贏”也並非太難。對娛樂產業高度專業化的好萊塢而言,“虐星”絕對是“周瑜打黃蓋”的事兒,明星用自己的“被虐”換取更高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而電視台和節目用“虐星”來提高自己的關注度和收視率,處理得好,就能達到雙贏的效果。美國著名傳媒學者亨利·詹金斯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如同八卦和緋聞一樣,明星在用自己的部分隱私換取媒體追逐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窘迫模樣,博得觀眾一笑,換取更高的知名度。”詹金斯表示,這樣的節目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便曾極受歡迎。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類“虐星”的節目在韓國娛樂圈早已流行,收視率很高。

那麼虐星的底線在哪裏?

考慮到這一層的朋友其實大可放心——在幾十架攝像機連日貼身跟蹤拍攝之下,所有參與者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秀,又能“真”到哪裏去?

(黑眉薦自《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