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天鷹出獵2(2 / 3)

四周各鎮的村民對淩家的思念從來都沒有淡忘過,而淩家那一役雖然死去了很多高手,但也並非全軍覆滅,隨在馬君劍身後的便有一二十人衝了出來,那些都是好手,這幾年一直散落在各村、各鎮上為村民辦些好事,也同時為淩家的整修出力。所以淩家莊雖然沒有人住,可也不破舊。但自淩海第一次來到之後,眾人見少莊主猶存於世,而且名震武林,便都忙著為淩家莊布置,期待少莊主重新返莊的日子。而且老莊主四周年祭日也就要來臨。

淩家莊天天都有人在打掃,花草也有人重植,雖然沒有以前那種置人於死命的威力,但卻也絕不會很差。四年前雖然莊中人物全部都去了,而這裏的毒草並沒有盡去,隻是機關盡毀而已。這些年來,沒有人敢亂動淩家的毒草。村民都有約束,不管是否是毒草,還是其他莊內的一切東西,為了出於對淩家的一種尊敬,都不能亂動一草一木。

今日,淩家門口卻是張燈結彩。四年來,這是件異事,淩家在一晚上全都改變了,鄉親們從淩家拖出了數百具屍體,燒去了數百具外人的屍體,而淩家戰死的兒郎們盡數被埋在淩家的後山上。出於一種對死者的悼念,對淩家的敬意,人們從來未曾在淩家大門口張燈節彩。

但今天的日子不同,今天是淩家少莊主返莊之日。再有兩天便是淩文風、淩春雨、馬君劍的四周年祭日,也是眾位兒郎的四周年祭日。

各村鎮的很多人都主動送上禮品,水果、糧食,而那些淩家故人、兒郎也為此準備了很多東西。淩海上次來這裏的時候,便將一些財物都給了淩家的兒郎存放著,就是準備用來作祭日典禮之用。雖然那些都是黎泰安的不義之財,但也可以借用一陣子,當初在將黎泰安的所有財物散發後,猶有一些珠寶和數百兩銀子,而那些珠寶全是價值不菲之物,由淩家兒郎拿去變賣了近萬兩白銀,也足夠把這次祭日辦得紅紅火火。不過鑒於淩海的要求,並不希望那樣紅火,因為這隻是淩家的喪事。

這裏所有的事情都辦得很好,因為淩海在峨嵋出發之前便已經飛出信鴿告訴那些淩家的兒郎們,他將會在這幾天回到縉雲山。因此,大家在這幾天搶著辦理、裝飾,把淩家莊的客房、住房全都修整一新,什麼被褥全都準備好了,附近的鄉親也來幫忙,整理起來異常快捷。

淩海等二十幾匹馬,拖起一路的塵土馳進淩家鎮——這是靠淩家最近的一個鎮。便立刻有人相接。炮竹、煙花、鑼鼓震天地響,而且迅速有人來為他牽馬,這是淩家鎮上的小吏及數家商行和一些鎮民自發組織起來的。而其中當然有淩家兒郎的功勞。這幾年,若非這些人在附近打得開場麵,很受百姓愛戴,恐怕淩家以前再紅,過了四年,也應該被人淡忘囉。即使不被淡忘,至少也不會有這種熱烈的歡迎場麵。

淩家最後能衝出來的人都絕對是好手,絕對是在江湖中響當當的人物。他們隻是為馬君劍那個信念,等待馬君劍救出去的淩海複出,這才甘心在此處苦等,而不外出江湖闖名號。其實這些人都是已在江湖中闖出了名號後才回到淩家莊的。隨便點一個人的名字,江湖中人聽說過的絕不會是少數。這是淩家弟子的驕傲,這是淩家煆煉門下弟子的必修課目。所以他們在這附近的縣鎮很吃得開。其實他們也並沒有沉默,他們與四人堂早就有所聯係,他們早就與四人堂一起默默行動,籌劃如何複仇。

是以,在附近的很多商家都與這些人有關,因為四人堂不僅包括了各個行業,而且在全國各地都遍布眼線,這是一種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的遞增過程,這是一種層層支架式的組織,每個人都可以發展成為一個支係,每個支係中的人還可以發展支係,所以這種方式是使四人堂發展的如此快的原因。雖然隻是短短四年的時間便使之發展成為幾乎可以與馮家對抗的勢力,隻是沒有馮家那麼多的高手而已。同時這些分係下的財物和產業有些分散化,有的是他們私人產業,隻是每年都上繳一些,作為堂務費用。而四人堂也利用如此龐大的根係,發展自己的商業體係。在產、運、銷各種路子同時運作的情況下,效益之驚人自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