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改善穆斯林大學生宗教信仰狀況的建議
(一)穆斯林大學生宗教信仰發生變化的原因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穆斯林大學生對宗教的儀式的遵從程度和來校後宗教生活發生了較大改變。
1、穆斯林大學生自入學以來脫離了原本聚居區內濃厚的宗教氛圍,大城市的環境使大學生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儀式的重要性。
2、離開了父母、家庭這個最主要的因素,大學生降低了遵從儀式的自覺性,而且認真完成宗教的各種功修需要耗費大量的的時間和精力,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由於現實條件的製約,如清真寺少,舉行的宗教活動少,宗教功修時間和上課時間衝突,和室友生活習慣衝突等均可能導致大學生對宗教儀式的弱化。
3、對女性而言,伊斯蘭教義雖然允許她們到清真寺和男子一起參加集體拜功和宗教集體活動,但是普遍認為女性在女寺禮拜或者在家中可能更好,因此女寺數量的稀少,學校生活不便等都可能導致女大學生對儀式遵從度的降低。
4、同輩群體的影響,穆斯林大學生自入學以來所接觸的群體中伊斯蘭信仰者較少,同寢的同學都是非穆斯林同學,不同文化的影響下對宗教儀式的遵從度很可能會降低,有的同學認為較強的民族特色可能會阻礙他們融入新的群體為了和其他同學保持同步而刻意減少了參加宗教活動的次數,弱化了自己對宗教儀式的遵從度。
5、大學教育的吸收同化了少數民族同學的鄉土知識,現代性和傳統的衝擊導致一部分同學對本民族文化的質疑。弱化了其對伊斯蘭教義的認同認為宗教文化等同於一種迷信,其教義太過於死板,束縛了人性的發展等。故為了保證鄉土知識的傳承,保持民族特色提出以下建議:
1、高校應適當允許穆斯林大學生建立伊斯文化的學習型社團和組織。在不違反學校規定、學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可建立學習交流性組織,加強穆斯林大學生對宗教文化的客觀認識,探討宗教問題。
2、對於民族類大學,應充分尊重穆斯林大學生的宗教信仰,在伊斯蘭齋月期間學校應和食堂密切聯係配合好以保證穆斯林大學生按時封齋。在伊斯蘭教重大節日期間學校應組織人員製作條幅,清真食堂應製作節日特色糕點和小吃等,營造節日文化氛圍,以加強穆斯林大學生對伊斯蘭教的認同。
3、開設宗教類課程。高校應開設相關宗教課程為穆斯林大學生提供一個認識和探討伊斯蘭文化的平台,加強他們對宗教的正確認識,引導他們信仰宗教的同時也不能一味迷信,同時也要相信科學。(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
參考文獻
[1]於紅萍 《回族宗教信仰變遷——以泉州百崎回族自治鄉為例》[J]宗教社會學 2011.04,華僑大學
[2]章軍, 黃劍波. 《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生命狀況的影響》[J] . 青年研究,2008(9) .
[3]戴家寶《新時期大學生信仰宗教的調查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4] 楊曉慧《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及德育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4]稅國洪、唐素雲、池家玉《大學生宗教價值觀調查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9
[5]邵一江、王迅《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調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學生為例[J].中國青年研究,2006,11
[6]王玥《大學生宗教信仰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J].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研究 2011.01
[7]阮天輝《當代大學生信教現象研究》 [J]. 當代青年問題與思想政治教育 2008.05
[8]趙良 《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 高等教育德育研究 2011.06 吉林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