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助於提高基礎的語文課程教學質量
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初高中教師,因此,提高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素養,就成為提高人才培養、提高全民文學素養的基礎和前提。對於基礎教育的對象而言,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整的能力和獨立意識正處於培養建立階段,教師的文化素養、思想境界和人品作風在教學過程中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因此,提高在校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也是為基礎教育提供有用人才的保障。
3.有助於提高高等師範類院校的文化定位
師範類學生文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院校的文化定位。反之,院校包括了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的文化素養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嚴謹治學、認真執教、樂於奉獻的教育精神和科學態度。良好的文學修為能促進學生人格人品的健康健全,健全的人格又有利於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學校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精神追求。因此,提高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可以更好的建立健全高校人文環境,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調。
三、提升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思考
任何教育關注的都是受教育方的精神麵貌和心靈世界,都是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情感和思維的能力,按照個體要求進行教育,尊重個體的獨特性、自由性、創新性,這就是“以人為本”的表現。
1.形成良好的文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文學的興趣
我們經常提到學風、校風,所以師範類大學一定要構建一個健康、優質的文化、文學氛圍,整體氛圍的影響對學生形成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高校中,學生社團活動成為了一種大潮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是提高大學生文學興趣的方法之一。利用社團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提高學生文學素質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以及營造積極、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等方麵能發揮積極的作用。“五四”文學時期,隨著文學社團的出現與發展,成就了中國現代文學的輝煌。現在,在我國的高校中,文學類社團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比如說一些古詩社團、散文社的成立,這些社團吸引了部分學生的參與,因為興趣愛好的相似,通過閱讀、寫作、討論交流,文學水平得到了提高,為他們文學素養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開展各類課外讀書活動也是提高文學素養的方法之一。利用圖書館館藏的優勢,舉辦各種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校園資源來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和審美水平。通過開展讀書活動來豐富學生業餘生活,同時在活動中還可利用宣傳、講座等導讀方式來進一步引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開展一些古代詩詞的鑒賞交流會。古代詩詞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是先人智慧、審美、社會生活情況的總結,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有利於學生豐富思想,陶冶情操,了解曆史,增強名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開展一些如古詩詞背誦、朗誦、默寫競賽,鼓勵學生多讀多背誦。
組織學生觀看優秀的影視作品也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影視作品非常的直觀,有很強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力。選擇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尤其是一些改編自古今中外名篇名著的作品,讓學生在看電影的同時提高認識,提升品格。
2.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合理設置文學課程體係
課程是學生學習過程係統化、規範化、合理化的重要環節,課程設置對加強師範生文學素養非常必要。現在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大多數文學類課程每周總學時為6節,從古代文學到當代文學,從外國文學到文學概論,內容相當全麵、豐富。然而,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被動性接收教師講解的信息,課後缺乏自律的研究精神,對課堂內容不進行補充,達不到學習目標的要求。適當開設一些名著欣賞課程,讓學生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完善人格,讓學生在讀書中學習,在讀書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