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用類文本閱讀之:科普文章(1 / 2)

實用類文本閱讀之:科普文章

閱讀集訓營

作者:陳法強

【解題鑰匙】

科普文章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它擔負著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啟蒙思想的職責。它有三個特點:一是知識性。科普文章是以普及科學知識,介紹某一科學知識為目的的,旨在將科學界最新的信息傳授給讀者。二是文學性。科普文章要用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紹科學知識,這就要求它借助文學常用的表現手法來增強趣味性,如運用形象化的比喻來表達知識內容,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增強情趣性,使其生動形象,引人入勝。三是思想性。科普文章要通過介紹科學知識,讓人們深刻理解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科普文章思想性的體現。

關於科普文章的考查,高考語文試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理解文意,二是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三是對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價值進行鑒賞評價或是探究,四是對文章的語言或寫作技巧的鑒賞評價。在回答具體問題時,考生可以運用以下思路:

一、全麵感知,整體理解

要整體感知文本的內容,大致可按照以下步驟來做:一是整體感知,先把科普文章通讀一遍,大致了解文中講了哪些科學現象或科學問題。二是解讀標題。科普文章的標題與內容關係密切,考生可以通過標題去了解文章的內容。三是重讀重點段。四是提煉歸納。即找出文章的關鍵語句,並梳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找出順序,理清思路

科普文章十分講究說明的順序,一般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在閱讀時,考生可抓住那些標明時間變化的詞或是空間變化的詞以及呈現事物內部關係的詞語。當然,考生也可以從分析文章結構和梳理思路入手。

三、品味語言,深入思考

科普文章的語言特點鮮明,準確,簡明,生動。因此文章常在此方麵設題。品味科普文章準確簡明的語言時,考生要仔細推敲那些表示數量、範圍、程度的修飾性詞語;品味生動的語言時,考生要仔細品味那些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並分析其修辭手法的作用。

四、重視探究題

科普文章一般就作者的觀點及觀點的價值,或是文章的語言特色來進行探究性設題。答探究題,考生要分要點回答,要有觀點有分析,各個要點不要疊加。考生可從不同的角度來答,但是一定要注意辯證客觀。

【針對訓練】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動物預測地震之謎

孝 文

科學家近日表示,動物能夠在地震即將發生前感知到地下水發生的化學變化,從而預測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發生前幾天,當地的蟾蜍紛紛離開池塘。觀察到這一現象之後,科學家開始對這種化學效應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動物出現的異常行為預測地震。

研究小組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地殼中受壓的岩石釋放出帶電粒子,並與地下水發生反應。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動物對其發生的任何化學變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層斷裂並引發地震前幾天就預感到將有地震發生。

此項研究由美國宇航局的弗萊德裏曼·弗倫德和英國開放大學的雷切爾·格蘭特領導。他們希望自己的研究發現能夠促使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展開密切合作,通過研究動物的行為識別地震即將發生前出現的一些難以捉摸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