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馬案疑雲(2)(3 / 3)

張文祥說:“姓馬的被我們所捉,恨死了我們,如何可以借他的力?”

“大哥,先優禮相待,看他反應如何。”石錦標也讚同曹二虎的意見。

張文祥鬆了馬新貽的綁,設酒席款待他。馬為人聰明,看出了其中的變化,勸張文祥歸順朝廷。張文祥說:“我們兄弟早有歸順之意,隻是無人引薦。”

“這事包在我身上!”馬新貽大喜,“福中丞與我私交極好,你們又有武功,隻要肯投誠,定會得到重用。今後升官發財,我們共享富貴。”

“我們跟著你投奔朝廷,你日後會看得起我們嗎?”石錦標穩重,考慮得深遠些。

“石三爺,看你說到哪裏去了!”馬新貽立即接話,“你們都是義士,我姓馬的今後還要仰仗各位殺敵立功,隻有敬重愛戴的道理,絕不會看不起的!”

“那你要當著我們眾位兄弟的麵起個誓!”張文祥正色道。

“行!”馬新貽爽快地答應。他這時一條命都攥在張文祥的手裏,不殺已感恩不盡,何況還要帶著一批投降的撚軍回去,這時叫他做什麼,他會不同意?恰好酒席桌下正有一條狗在啃骨頭,馬新貽從張文祥腰間猛地抽出一把短刀,朝著狗身上狠狠一刺,那狗慘叫一聲,狂奔逃去,“我馬新貽今後若虧待兄弟們,你們可以像剛才這樣,把我當一條狗一樣戳死!”

張文祥答應了。第二天,這支撚軍隨馬新貽投降。馬新貽在福濟麵前將自己如何勸降之事,大大地渲染了一番。福濟稱讚他能幹,並將這支撚軍改編成練勇。因馬新貽字榖山,這個營便取名山字營,張文祥做了營官。曹、石二人做了哨官。馬新貽仗著山字營,屢立戰功,遷升頻繁。到了同治四年,喬鬆年巡撫安徽,馬新貽已升為布政使了。那時山字營裁撤,石錦標回家當財主,張文祥、曹二虎仍留在馬新貽身邊,馬果然待他們親如兄弟。

不久,曹二虎將妻子鄭氏接來安慶,馬新貽和他的太太在藩司衙門設宴招待。曹二虎帶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妻子欣然領宴。誰知馬一見鄭氏生得美貌,頓起歹心。這馬新貽原是個漁色之徒,家有一妻兩妾仍不滿足。從此,他便常常變些花樣,將鄭氏騙進藩署。鄭氏見馬新貽高官厚祿,又長得一表人材,於是也情願。以後馬便常常支使曹二虎到外地辦事,曹一走,鄭氏便住進藩署。馬的妻妾都怕他,由他胡來。張文祥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對馬新貽奸占朋友之妻的醜行大為不滿,便悄悄地告訴二虎。二虎一聽,怒不可遏,恨不得一刀殺了鄭氏。

張文祥勸道:“罪魁禍首是馬新貽,你不殺他,反而先殺自己的妻子,於理不當。且捉奸不見雙,殺妻無據,到頭來你還得抵命。”

曹二虎低頭想了半天,說:“若不捉雙,殺馬亦無理由;若捉奸,藩署警戒森嚴,我如何捉得到!”

張文祥說:“既然如此,不如幹脆把鄭氏送給馬新貽,你再娶一個算了。”

夜裏,曹二虎對鄭氏說,現在市井有傳聞,說你與馬藩台有染。鄭氏聽了又哭又鬧,矢口否認。二虎於是對張文祥的話起了懷疑。過幾天,馬新貽對曹二虎說:“二虎,我與你情同兄弟,你怎能聽信外人的挑唆?你外出時,鄭氏冷清,間或進署與娘兒們敘敘話,有什麼不可以的!快莫胡亂懷疑自己的妻子。”

曹二虎想想也有道理。張文祥得知後,心知二虎大禍不遠了。

半個月後,馬打發曹赴壽春鎮總兵徐黱處領軍火,允諾事成後有重賞。曹欣然答應。張文祥對他說:“徐黱駐兵壽州,離安慶六七百裏,途中恐有意外,我陪你一道去吧!”

曹二虎不以為然,但感激張文祥的厚意,二人結伴同去壽州。一路無事,二人順利到達。第二天,二虎前去總兵衙門辦事。剛投文,壽春鎮中軍官手持令箭出來,喝道:“把曹二虎綁起來!”

曹二虎驚問何故。中軍官說:“你賊性不改,暗通撚匪,領軍火實為接濟他們。有人在馬藩台那裏告發了你,我們奉馬藩台之命,即以軍法從事。”

說罷,也不容曹二虎分辯,便把他綁到市曹去殺了。張文祥得訊趕到市曹時,二虎已死。他埋葬了二虎,哭道:“二弟,是大哥害了你,大哥為你報仇!”

從此,張文祥遠離安徽隱居下來。他以精鋼特製兩把腰刀,用毒藥淬之,隻要用刀尖劃破一點皮肉,人必死無救。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張文祥便發奮練習。他以牛皮蒙一個靶子,執刀刺靶。剛開始隻能貫穿兩張牛皮,兩年後,一刀刺下去,五張牛皮立即洞穿。張文祥自覺功夫已到家了,便懷揣這兩把腰刀跟蹤馬新貽。馬新貽調浙撫,他也到浙江;調閩督,他又去福建;調江督,他又隨之來到江寧:隻是都苦於找不到好機會。這次馬新貽考核武弁月課,喻吉三二十天前就下了通知,給了張文祥以充分的準備時間,終於實現夙願,故他引頸就戮,毫無悔意。

趙烈文轉述的這個傳聞使大家聽得入了迷,暗中讚歎刺客是個義氣深重的好漢,對馬新貽正人君子表麵後的醜惡行徑都很憤慨。曾國藩也暗思,此種事隻可見於古代,今天幾乎絕跡。接著,吳汝綸又講述了一個傳聞,更令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