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政失敗之殤(2 / 2)

對烏克蘭來講當前最緊迫的就是恢複國內的穩定,避免再度刺激俄羅斯,盡快保證停火協議的落實,使百姓不再遭受戰火的折磨。9月16日,烏克蘭議會通過了東部地區自治法案,該法案賦予了東部地區特別自治權,內容包括賦予東部地區三年有限自治,同意當地人在政府機構中使用俄語,允許東部與俄羅斯發展睦鄰關係等,但前提是維持東部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議會還通過議案赦免了東部動亂地區的民間武裝。烏克蘭再與俄羅斯鬥下去是非常不明智的,民間武裝為何如此強大,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馬航班機毫無疑問是被武器擊落的,雖然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了解是哪一方發射的導彈,這種情況在諳於此道的獨聯體地區來說很常見,但至少說明雙方衝突已經到了不惜動用地對空導彈的地步。

中立道路是烏克蘭的最佳選擇,其實對烏克蘭來講,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做好歐俄之間的橋梁,歐盟和俄羅斯對烏克蘭來講都是將長期並存的政治、文化力量,雙方對烏克蘭都有獨特的影響和豐富的製約手段,烏克蘭要想維持當前的統一狀態就不能徹底投入一方的懷抱。歐俄之間的關係是彼此相互依賴較深的矛盾綜合體,不會因為烏克蘭的問題而長期鬥下去,烏克蘭指望歐盟解決發展問題也是不現實的,歐盟的產業轉移也剛剛到達“新歐洲”而已,況且歐洲自身的經濟狀況也不好,用美國人的話說:“歐洲已經老得連心跳都聽不見了”。

擺脫困局關鍵還要靠自己。美國在烏克蘭的主要利益更多的是在地緣政治層麵,目前是隔岸觀火,搞“顏色革命”出點小錢是有的,因為這個費用有專款支持,但要讓美國幫著烏克蘭經濟重建恐怕就難了。因為對美國來講,徹底拿下烏克蘭,將俄羅斯完全擠壓在自己的國土之內難度非常之大。歐盟也不要指望能把烏克蘭徹底吞下,俄烏之間畢竟是親兄弟,當前俄羅斯的手段粗糙了點,烏克蘭要怨恨上一段時間,但畢竟人家有共同的語言、文化和曆史。烏克蘭政治家應該很清醒地認識到,美西方當前的支持是靠不住的,歐盟現在為烏克蘭出頭絕不是對其多麼鍾情,而更多地是不能忍受俄羅斯居然改寫歐洲的版圖。讓歐盟大筆出錢去支援一個斯拉夫民族國家是不現實的,歐盟建立的重要基礎就是相對一致的宗教信仰、彼此的高度認同和共同的價值觀,從這點上看烏克蘭還都不算完美。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製裁也隻是政治姿態而已,所謂不斷加強的製裁對俄羅斯來講似乎不痛不癢,甚至成為娛樂事件。

對於烏克蘭來講迫切需要一位具有大智慧而又強有力的政治家,掌握足夠豐富的政治資源,能在相對充裕的時間裏施展其政治抱負。對波羅申科來講,對內關鍵的問題是盡快實現國家的和平穩定,彌合政治對立。自“橙色革命”以來,烏克蘭總統、政府和議會三大權力分支相互掣肘,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的政治對抗,導致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對外則堅持相對穩定統一的政策,防止因為國內政治需要而在大國之間搖擺。但令人擔心的是,烏克蘭國內形勢已被攪亂,無論是反對派還是民眾似乎都缺乏足夠的耐心,不會給你充分的時間理順國內政治關係。製定和落實明確的外交思路,這是對“巧克力大王”的重大考驗。

回顧烏克蘭近年來遭遇的坎坷,我們可以看到其根本還是在於國內政治的失敗,“顏色革命”能在頃刻間打破一個舊世界,卻不可能短時間建設一個新世界,脆弱的執政基礎、匱乏的政治資源,導致哪一方上台都難以開展內政外交的戰略運籌。“顏色革命”模式給了眾多投機者極大鼓舞,隻要做好政商集團的利益組合,拉上幾千人,向西方講幾個悲情的故事,就可以上演新一輪的某種植物或色彩的革命,就有可能獲得國家政權,而一旦掌握政權,必須迅速攫取巨額的商業回報,這是任何股權投資都難以企及的回報率,這也是烏克蘭近年來的政治邏輯。從內鬥—內亂—內戰的演變使烏克蘭和後蘇聯空間的很多國家看到了穩定的彌足珍貴,任何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都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穩定不是白來的,更要懂得去珍惜。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