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領導者的看家本領(2 / 2)

學習哲學可以使人變得有高度—哲學思維不僅讓人立足現實,而且能夠追根溯源,通過把現實與過去聯係起來,把握事情的未來趨勢。學習哲學可以使人變得有深度—它讓人透過現象追尋本質,把握事物的根本與真諦;學習哲學可以使人變得有廣度—它可以克服現代學科分工所帶來的狹隘性,讓人們看到事物的廣闊背景與普遍聯係。

領導力是思想力並使思想產生影響的能力

如果說,哲學對提高人的素質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那麼對提高領導者的素質和領導力來說,哲學的價值尤其顯著。在隱喻意義上,領導是一個組織的頭腦,他的重要性類似於一個人頭腦的重要性。李瑞環同誌說:“不懂哲學的領導就不可能是一個清醒的領導。”他說的是對的。領導不就是“頭”(head)嘛!頭用來做什麼呢?用來思考問題的。領導不能跟著感覺走,領導必須依靠思想、依靠理智。領導要有思路、有戰略、有策略。領導力首先是思想力,是能夠產生新思想並且使思想產生影響的能力。領導者的工作,無非是知道應該幹什麼和怎樣幹。在這裏,幹什麼最為關鍵,因為它決定著工作的方向和性質,是關係對和錯的問題,而怎樣幹隻是方法和快慢問題。作為領導者,首先應該知道哪些事情該幹,哪些事情不該幹。該幹的事情,既是正確的事情,也是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事情;不該幹的事情,或許是不正確的事情,或許有時就是正確卻通過努力也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領導力的關鍵就是要知道哪些事情是正確的,哪些事情是不正確的;哪些事情是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哪些事情是通過努力也實現不了的。因此,要提升領導力,就應該學哲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領導者是組織的領路人,必須善於把握社會和事物發展變化,總結經驗教訓,感知不同工作的差異,吸取集體智慧。可以說,領導力就是思想觀念的提升力,這樣就可以把握工作的趨勢和大局。領導要敏感地感知各種變化的事態,然後提升為指導性的思維;也要善於把群眾中分散的智慧集中起來,加以總結和提煉,上升為係統的工作思路。

領導者是組織的協調者,必須具備辯證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統籌協調能力。學了哲學之後,領導幹部可以更好地總結經驗、凝練智慧、提高理論素養,為社會、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貢獻。某個戰略研究家指出:“一流的智力測驗就是能力測驗,這種能力是指一個人在頭腦中同時持有相反的兩種觀點但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領導幹部的協調能力不是和稀泥,而是有更高的原則立場,即“作為一個戰略家,意味著不僅能夠持有相反的觀點,而且還能……綜合它們。”這就需要掌握唯物辯證法。

領導者是組織的精神領袖,必須有高遠的價值觀。領導力是道德高地的示範力量。一個人的威信從哪裏來?首先是道德力量,其次才是能力,二者要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克勞塞維茨曾經說:“精神力量是戰爭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們構成使整個戰爭中具有生氣的主力。此種力量再與意誌融合在一起就能成為推動和指導全民的力量。”中國有德治的傳統,更需要道德力量。哲學是一種有價值規範的學科,它可以幫助我們確立正確的價值方向定位。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