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服務作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基本職責和價值追求,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十八大以來,建設服務型機關黨組織雖然取得了進展,但與要求相比還有差距。我們要認真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的總要求,繼續探索和實踐,紮實推進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
第一,推進服務標準化。要根據機關黨組織建設的特點和要求,創新服務內容和創建服務標準,進一步明確服務主體的行為和規範、服務內容和方式、服務步驟和程序,形成規範化、標準化、操作性強的服務方式。這裏需要強調的是:首先,黨的基層組織屬於政治組織,基層黨組織的服務不同於其他社會組織的服務,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加強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是為了強化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更好地履行執政使命。其次,黨員幹部的服務,首先應體現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中,出色完成本職工作,同時也應盡力體現在崗位之外的社會生活中,參與社會服務。最後,在為群眾服務中,要克服一般性服務多,個性化服務少;物質方麵的服務多、精神方麵的服務少;被動等待群眾上門尋求服務多,主動下去為群眾服務少;注重自身提供的方式多,探究群眾可接受的方式少等問題,解決好“有形服務”和“有效服務”問題。
第二,構建服務長效機製。要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構建一套科學、管用的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工作機製,推動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製度化、常態化、長效化。比如,在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機製方麵,要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重服務形式輕服務內容;走訪、慰問、幫扶等零星式服務多,係統性、長期性的服務少;以“輸血”方式的服務多,“造血”方式的服務少等問題。又如,在完善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製度方麵,要規範機關黨員幹部進社區服務內容和形式,創新管理方法,組織好機關黨員幹部到社區認親、認領服務項目、開展服務活動,切實增強服務的有效性。對黨員幹部聯係服務群眾的工作內容、時間、方式、步驟和重點進行剛性設計,形成用製度追著幹部跑、讓幹部圍著群眾轉的工作機製。對於傳統的走訪製度、蹲點製度、黨員與群眾結對製度等,應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加以完善。又如,在健全考核激勵機製方麵,要建立以群眾滿意為導向的服務型黨組織考核評價體係,製定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辦法。強化對考核結果的合理運用,與黨組織、黨員的實績評定、評先樹優掛鉤,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機製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以解決主動為群眾服務內生動力不足問題。要搭建網絡服務平台,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精細化服務,形成更加便民惠民的服務載體。
第三,抓好服務隊伍建設。加強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是關鍵。廣大黨員幹部的服務意識強弱、服務本領高低直接關係到服務群眾的質量。要加強機關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在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