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家認為損害建築物表麵的元凶是侵蝕的酸雨。專家們進一步研究,卻發現對牆體侵蝕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衝洗牆壁所含的清潔劑對建築物有酸蝕作用。而每天為什麼要衝洗牆壁呢?是因為牆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鳥糞。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鳥糞呢?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燕子呢?因為牆上有很多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蜘蛛呢?因為大廈四周有蜘蛛喜歡吃的飛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飛蟲呢?因為飛蟲在這裏繁殖特別快。而飛蟲在這裏繁殖特別快的原因,是這裏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麼這裏最適宜飛蟲繁殖?因為開著窗陽光充足,大量飛蟲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結果,辦法很簡單,隻需關上整幢大廈的窗簾。此前專家們設計的一套套複雜而又詳盡的維護方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可見,深入一步思考,我們就可找出最簡便、最快捷的方法。
一個成功的人在應對生活中遭遇的問題時,經常會運用到5W2H法。
5W2H法由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應用方便,易於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曾被廣泛使用,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它包括:
1Why——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
2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3Where——何處?在哪裏做?從哪裏入手?
4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
5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
6How——怎樣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這七問概括得比較全麵,實際把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包括進來了。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對5W2H法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是指導我們工作的“好老師”。他曾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我有幾位好朋友,曾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其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記住,想成為真正優秀的“問題獵手”,你必須認準目標,尋其要害,做到箭無虛發,一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