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了。早在16年四月一日那天的人事變動中,我就做出了如下預言:
“先撇開那些有的沒的不談,就個人而言,讓一個沒有相關從業背景的人直接做主管,我心中總會有些不服”。
對於老戴,我有很好的八字概括:好高騖遠,剛愎自用。
曾在本組任組長的時候,這八個字已經攪得組裏妖風亂旋,渾水四起;去了市場部之後,那更是火上澆油,變本加厲。老戴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燒走了銷售部主管吉大叔,美國市場部主力小艾和台灣市場部主力鮑哥,間接導致了市場部和銷售部除了小薩之外的所有人都和他無話可談,而本組大中華區的市場主管和銷售主力私下裏也曾不止一次地和我抱怨,問我老戴什麼時候走人,他們已經受不了了。而這一係列得罪人事的直接結果就是——
老戴上任交出的第一份年表以銷售額不足計劃的40%收尾。通俗點說,100分的考卷,老戴40分也沒考到。
哥,這樣回家是要挨家長板子的。
當然,有些事情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比如,當初任命老戴的前前任部門老總老丹,其實是老戴的職場導師(公司鼓勵員工自由尋找導師以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所以,在老丹退後,烏叔任職的期間,老戴已經開始被慢慢釋權了。17年烏叔被突然下台的那會兒,老戴已經完全被架空了。不僅被踢出了部門的決策層,而且連手上的實權都沒了,雖然頭銜還掛著,但底下的員工卻可以跳過他直接向上級報告。貝姨接手後,雖然做出了一係列人事重組,但很顯然並沒有把他計算在內,至此,老戴算是徹底涼了。
於是乎,頂著幾乎慘淡的業績數據和人人喊打的口碑名聲,老戴不得不委曲求全,好不容易通了個關係,降職去了另外一個部門,任實驗室項目管理負責人,手下無人。
撇開個人感情不談,老戴的結局其實是有些悲劇並具啟發性的。
任職期間,老戴不僅每日每夜地工作——淩晨四點和午夜十二點收到他的郵件是及其稀鬆平常的——而且,可能因為工作狂的關係,和老婆也離了,家庭生活破裂。老戴可能至死還在睜著眼想一個問題:我那麼努力,為了工作完全犧牲個人生活,為什麼還落得一個如此淒涼的結局?!老天呀,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那個,我覺得吧,希特勒自殺前說不定也有過類似的疑問。
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主要任務是做到上通下達,理解上頭製定的方向並很好地讓下層執行。這句話說說簡單,然做起來並不容易。
上頭製定大方向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具體細節的,而下層往往會因為這些細節的難以實施而產生抵觸或消極情緒。那麼作為中層管理者,如何在不改變大方向的前提下,將細節納入考量,進行適當地計劃調整,令下層心甘情願地為你打拚賣命,這其中考驗的不僅僅是對技術業務的熟悉,更是對人性的把握和溝通,正可謂非文武全才不足以勝任也。
而老戴除了工作時間比較長,比較廢寢忘食之外,其工作重心完全不在關鍵點上。一個勁搗鼓自己的方向,無視上層的領導,不聽取下層的意見,還非常“耿直”地要求他人接受並實施……哥,就算將來都是人工智能了,機器人也一樣會被你逼瘋造反的呀。
就這一點而言,巧克力豆的上任,絕對是本組在最黑暗的時候迎來的最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