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榮譽隻屬於過去。2006年,王為工開始二次創業,致力於打造河南留學生創業園。
園區位於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臨富士康產業集聚區及河南省進出口加工區,東麵緊靠河南省保稅物流中心,位置極佳。
在留學生創業園第一棟樓快封頂的時候,很多朋友和企業找到王為工問他,你的樓怎麼賣?這麼好的位置賣了你得賺多少錢?
王為工很堅定地說,留學生創業園的辦公樓不賣!“如果我賣樓,那我就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而已。”
王為工的理想是要把留學生創業園打造成創業者的“家”,創業者的花園辦公室。“建設最專業最有活力的創業園,構建中國領先的創業生態環境。”幫助更多的創業者成功創業,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創業成功。
留學生創業園為入駐的企業提供資金、法律、財務、人員培訓、稅收等政策支待,以及海外市場開拓等全方位的支持。
“創業者來到這裏,首先要把自己的夢想是什麼講清楚,目標是什麼,然後再把自己的夢想分幾步實現講清楚,再做好自己的預算。”這是我們唯一的門檻,王為工說。
至於這個夢想怎麼實現,就是留學生創業園所要做的事情。
徐小平曾對王為工的這種園區模式評價說,你做的留學生創業園就是創業產房+創業保姆。在王為工的未來規劃藍圖裏,每年留學生創業園至少落地50家小微企業,這50家企業中20%的企業能夠成活,實現盈利,銷售額能夠達到1000萬。之後再扶植這些企業上市,實現這一夢想的第一個年限是2017年。
王為工誠摯地說,因為我們是二次或三次創業,所以也能夠去指導那些第一次創業的人,創業者最懂創業者。
火種與森林
“希望我們創業園有這樣一群正能量的人聚集起來。在他們好起來之後,有使命感的人會去幫助其他人,讓這些種子能夠不斷地發芽成長,最後成為一片森林,從而改變整個社會的創業環境。”
除了天使投資人的身份,王為工對於這些初次創業者來說,更像人生導師。
創業者往往都是強人,他們有很強的應對能力和協調能力,然而創業者的困難也無處不在,甚至家人也難以理解創業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這時,王為工便成為很多創業者的傾訴對象。
前兩天,一位80後的創業者給王為工打電話,訴說身邊的種種不公正待遇,說著說著就哽咽了,表示自己扛不住了,想放棄。
王為工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去鼓勵他,“守住自己,堅守夢想,我們的良知和堅守代表了中國”。
很多歸國的留學生懷揣夢想開始創業,但是由於中西文化差異、社會環境、行業潛規則等因素的影響,夢想破滅在奮鬥的路上。
“有時候懷揣著夢想就好,如果在將夢想付諸實踐的過程中破滅了,這對人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這樣還不如不回來,或許這些留學生再回到國外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王為工感歎,這也是他做事的意義所在——嗬護別人的夢想。
“之前我們提過草根創業,總理也在講,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也重視這點了。讓人們能夠自己創業、就業,自食其力活下來,尋求自己的理想,給社會做一些貢獻,首先不給社會增加負麵的東西,然後創造正麵的價值。”這就是王為工建設園區的意義。
現在,王為工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滿滿的。時間,於他而言是最昂貴的成本。
Q&A:
1. 平時有什麼愛好?
讀書。
2. 有什麼夢想嗎?
想當老師,想辦學校,培養窮苦孩子,資助那些窮苦的孩子上大學。這可能和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有關係,雖然我家裏條件很好,但是我周圍的小夥伴也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3. 你認為的成功是怎樣的?
我們認為的成功是:堅守自己的理想,養活自己,在自己過好之後還能讓別人也過得很好,有很多的正能量去影響別人,給別人以支持和幫助。
4. 在企業家中誰是你欽佩的?
褚時健是一個,他很了不起,他在做一個今天幹5年之後才能看到結果的事情。王任生也是我欽佩的,當年丹尼斯在鄭東新區七天地施工的時候,年過七旬的他還自己搬個小馬紮坐在工地上看。我覺得這種精神是我比不了的。
5. 想對創業的人說什麼呢?
第一個,年輕人一定要本分,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管是做什麼,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第二個,人一定要不安分,有青春的激情。我覺得我的一生已經得到很多了,雖然現在做的事情難,但是這是我自己找的,更是我願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