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竹林深處訪故人,欲傳衣缽喜上眉(1 / 2)

黑山北麓一處山穀,小徑蜿蜒崎嶇,兩旁紫竹鬱鬱蔥蔥,顯然有人打理過。竹林盡頭,是一泉溪水,一座竹屋依水而建,屋前散種著一些花草。

雖已至深秋,但此地花草卻依舊茂盛,並沒有秋季蕭條之跡象。

紫陽道人轉身對秦安塵笑道:“塵兒,前方便是青鳥前輩所居之所。沒想到已過百年,他還住在這裏。”

秦安塵好奇地看著前方景物,想象著青鳥真人是一副怎樣灑脫不拘的仙人模樣。盡管紫陽道人將當年之事講過數遍,他卻依舊百聽不厭。

紫陽道人也樂於講這些故事給秦安塵聽,在他心中,青鳥真人的份量與師父赤雲子不相上下。

兩人行至竹屋前百步處停下,紫陽道人氣沉丹田,大聲喊道:“青鳥前輩,晚輩紫陽前來拜訪!”

喊聲在竹林中回蕩,卻久久無人回應。他又喊了幾遍,除過那潺潺流水和竹葉沙沙,並沒有聽到別的聲音。

他有些失落地看著身旁的秦安塵,正欲開口說些什麼,卻聽見一陣豪爽的笑聲:“哈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紫陽小侄,百年不見,你師父可安否?”

紫陽道人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但那聲音仿佛來自九天之外,四周皆可聞。秦安塵也在四處張望,卻見竹林中竹葉蕭蕭,百草搖曳,並沒看見有人出現。

一盞茶時間,兩道人影從竹林深處踏風而來,正是青鳥真人和伯陽真人。

此前,二人從木鳥帶回來的影像中,意外看到了紫陽道人,便離開山巔,向自己的居所趕去。

紫陽道人雖然早已不是昔年模樣,但手中的那根骨杖,卻是青鳥真人當年所贈,豈有不認識之理。

他二人在途中遇到兩個修為極高的黑衣人,本欲攔之,卻沒想到那兩個黑衣人根本無意相鬥,卻終無法脫身,手中之劍出鞘,竟踏劍而去。

二人震驚不已。心中道:那兩名黑衣人腳下之劍分明是道器。

這世上修道之人雖多,但知道這世間有道器存在的人,卻少之又少。

世間諸多法寶皆屬靈器,乃是用這天地間的靈物借助外力煉製而成。像紫陽道人手中的骨杖,便是青鳥真人偶得一根上古靈獸的主骨,采集九幽冥火煉製而成。雖算得上上品靈器,卻與道器差之千裏。

能夠煉製道器者,修為皆步入化元之境。凝氣化元,擁有本命元嬰,用元嬰之息滋養靈器,再注入神識而成道器。

道器本身具有靈識,與主人神識相通,完全可以作為主人的一個分身。若擁有道器之人不幸身隕,便可憑借道器中的一息神識尋找機會,重塑肉體。

二人見那兩名黑衣人祭出道器,便知道,此二人修為在他們之上。若執意相攔,惹惱了黑衣人,與之相鬥,定無多少勝算。

見那兩名黑衣人消失在林中,二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此時,他二人深深感覺到這世界之大,修為高深者眾多,自己隻不過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罷了。

青鳥真人踏入化元之境不久,卻早已察覺到這凝氣化元並非修道之巔。可惜這世間修道之人踏入此境者甚少,便認為凝氣化元之境乃修道之巔。

真是可悲,可笑!

想到此,青鳥真人不由得歎出一口氣。

一旁的伯陽真人也是神色凝重,不知在想著什麼。

兩人一路無語,向溫泉山穀而去。

這些日子山中發生的事情,讓他二人愈加覺得複雜難測,就像在平靜的湖麵上拋下一粒石子,卻掀起了千層細浪。待到遠遠聽見紫陽道人的喊聲,青鳥真人的心情這才好了幾分。

秦安塵隨著紫陽道人的目光望去,隻見兩位老者踏風而來,轉眼間已到他們眼前。

那兩位老者其中一人白衣銀發,銀須垂胸,雙眼炯炯有神。他看向另一位老者,見老者身披一件黑色大鬥篷,麵容枯槁,卻是一臉笑意。

他早已從紫陽道人口中得知青鳥真人的模樣,見那黑袍老者與紫陽道人所描述的模樣相同,猜測那人定是青鳥真人無疑。

不待紫陽道人開口,青鳥真人便笑道:“紫陽侄兒,若非你手中所執之杖,我還真認不出你來了。”

紫陽道人此時的模樣顯得十分拘謹,他躬身敬道:“前輩說笑了,家師時常掛念您老人家,若不是師門瑣事纏身,家師定親身前來。”

“嗬嗬,算起來,我與赤雲子也有數十年不見了。早些年他沒當那勞什子掌門時,還時常來我這裏做客。一晃眼,他做滄瀾宗掌門也有幾十年了,卻隻是偶爾傳一封書信,讓人心寒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