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學創作中,我有幸得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大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大同市文聯主席、古稀之年曹傑老師的指點,得到了著名作家王祥夫老師的指點,得到了大同市文聯副主席楊旺、大同市《雲崗》雜誌主編張曉燕的指點。

小說即將送審時,究竟讓誰給寫個序呢?我想到的一位是曹傑老師,一位是王祥夫老師。可曹傑老師年逾古稀,實在不好張口,而王祥夫老師當時又住了院,更覺不妥。後來我還是都找了,他們都給小說寫了序,這樣就出現了兩個序。而王祥夫老師說,一定要把德高望重的曹傑老師的序放在前麵。

南郊區農業局局長許孝堂可以算作我的文學知己,這些小說他都讀過。《霧》(原名《買賣公平》)這篇小說,我給兩位老師寫序送審時,還是原來的稿子。許孝堂說,這篇小說不行。《買賣公平》在結尾處我讓讀者看到了劉正義(小說的主人公)的屍體。許孝堂說,你這篇小說不符合官場潛規則,讓劉正義提拔才對。於是我把稿子的結尾改成了現在的樣子。

許孝堂專門為這本集子寫了篇文章,我把它放在後記之前,我認為很合適。一個農業局長寫小說,一個農業局長讀小說,這不挺好!他結合和我同樣的經曆來品味小說,又與一般的讀者有所區別。

陽高縣農業局的不少同誌,為我小說的抄寫(最早是手抄稿)、打印、校對出過力,還有為我的小說提供素材,提出修改意見,我還真采納了不少。尤其是我離職後,這些為我打印、校對小說的同誌們隨叫隨到,和我任職時沒有任何區別,好像他們比我任職時還要盡心,還要負責。我覺得應該把他們的名字寫在書上。他們是:池吉山、李春花、呂宏偉、李世成、楊文、宋福卿、王誌明等。大同市農業局種植業科科長侯仕德告訴他科裏的王亞平、曾愛平、張建中說,隻要杜局長過來打稿子,你們全力提供方便。就《霧》這篇小說,先後修改了六次,打印了六次。

大同市農業局的馬興榮、王向陽、張登繼、範宏貴、賀書元、齊守軍、常守禮、樊茂枝、季玉福、趙晉蓉、朱平、李悅、李建喜、姚繼堂等,靈邱縣農業局的劉繼強,天鎮縣農業局的薛江,左雲縣農業局的張新成,大同縣農業局的霍如山等,是我小說的熱心讀者,他們都對我的小說給予了肯定,這也是促使我把小說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另外,我還要感謝我處女作的責任編輯魯順民(現《山西文學》主編),如果沒有十年前我處女作的發表,我能否把小說寫下去都是個問號。

最後,要感謝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北嶽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同誌們,他們在編審稿件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該書的責任編輯孫茜總是熱情地和我聯係,副社長郭鬆還親自審定了封麵,社長王靈善在終審稿件時給予了肯切的建議。他們這種熱情待人、認真負責、雷厲風行的作風讓我十分感動。

我在這裏表示衷心地感謝!

201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