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府之地誰稱王 第八章 劉皇叔收漢中地,龐軍師取葭萌關(2 / 2)

此後,劉備便將在荊南和交州已用實踐證明卓有成效的模式搬來治理漢中,他本人眼光老辣,知人善任,屬下龐統、法正皆精通軍政的國士之才,閆圃、孟達等亦一時良輔。不到一年,漢中大治,猶勝張魯之時,士民交口稱頌劉備賢德。期間唯一的一點波瀾,便是楊鬆、楊柏兄弟因貪汙受賄、欺淩百姓等十餘條罪名被斬首抄家。

到了第二年的三月,劉備見漢中已定,欲報劉璋背義忘恩、反害盟友之仇,起雄兵八萬,進逼葭萌關。本著先禮後兵的原則,劉備先派人給劉璋送了一封書信,提出兩個條件:其一,劉備稱自己已經查知劉璋之所以做出如此不義之事,皆是受了張鬆的蠱惑,如欲止息幹戈,須將張鬆闔家老小交出,讓劉備親自處置,以解心頭之恨;其二,為補償前番之錯,劉璋須割讓三巴之地。

劉璋觀信後又懼又怒。所懼者,以前隻是一個張魯犯境便弄得他苦不堪言,如今換成厲害百倍的劉備,如何抵敵得住?所怒者,劉備所提的兩個條件都太過苛刻。張鬆一片赤誠為自己出謀劃策,若自己將他當作替罪羊交了出去,必定寒盡臣屬之心,以後還有誰肯為自己效力?而合稱“三巴”的巴、巴東、巴西三郡為益州東部屏障,劉備若得此三郡,便可由漢中、荊南、交州三地一起出兵夾攻益州,劉璋雖不聰明,卻也不會做出此等愚蠢決定。

既然明白這一戰勢不可免,劉璋反倒橫下心來。他擔心葭萌關的楊懷、高沛擋不住劉備大軍,便急調吳懿、吳蘭二將領兵兩萬,星夜兼程支援葭萌關,又調兵遣將,分別把守住涪關、雒城、綿竹等險要關隘。

再說劉備兵屯葭萌關下,卻並不著急攻城,而是靜候劉璋的答複。等到吳懿、吳蘭領兵趕到,劉璋的態度不言而喻,才開始派兵攻城。說也奇怪,雖說攻城,劉備軍卻並不如何著緊,每次都是稍沾即走,絕不拚命。見到如此反常的情形,楊懷、高沛、吳懿、吳蘭四將都是滿頭的霧水,不知敵人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幾次商議都摸不著頭緒,便決定以不變應萬變,隻要小心謹慎地守好城池,不管敵人弄什麼花招都無用武之地。

一晃十餘日過去。這一天晚上輪到吳懿在城上值夜,他全副披掛,手按佩劍在城牆上來來回回的巡視,不敢有一絲大意。時間漸漸推移,已經到了後半夜,這是一個人最容易犯困的時候。吳懿剛打了個哈欠,忽地看到城中有四五處同時冒起火光。

“敵襲!”吳懿大驚,厲聲高呼。

城牆上因困倦而有些遲鈍的士卒們一個激靈,下意識的探頭往城牆外望去。

吳懿怒道:“蠢貨,敵人在城內!”

便在這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城中的火頭迅速蔓延,不多時便星星點點地遍布了城內多個位置。吳懿身為葭萌關守將,很輕易地便辨認出那些著火的位置都是官署、兵營、糧倉等緊要之處。伴隨著火光,一陣陣喊殺之聲響起。見此情形,吳懿的臉色鐵青。他自問連日來守城毫無破綻,怎都想不通敵人是如何神兵天降般出現在城內。

又過片刻,喊殺之聲越來越近,有一隊千餘人的戰士徒步從街口殺來,為首的一人手中蟠龍棍左右盤旋,殺散城下士卒,沿著城牆內側的階梯向上闖來。

“寇辟疆!”吳懿一眼認出那人,口中驚呼出聲,慌忙喝道,“死守城牆,不要讓敵人衝上來!”

隨著這一聲令下,立時便有百餘名士卒衝下台階去阻擊寇封。

寇封一聲冷哼,蟠龍卸開抖成三節,雙臂潛運神力用了一個“八方風雨”的招式,將從上方攻下來的刀槍打得乒乒乓乓四處亂飛,一個個敵軍士卒慘叫著從台階側摔落下去,勢如破竹地衝到城牆之上。

吳懿見勢不妙,急忙拔劍來戰寇封,不過三五個回合,便被寇封挑飛佩劍後一記飛腳踢中耳門,眼前一黑暈倒在地。

此刻,劉備和龐統正親自領兵在城外五裏處等候。等看到城內爆發出火光殺聲,劉備才將一直懸著的心放下,轉頭對龐統笑道:“看來辟疆已經動手了,此次能複奪葭萌關,全仗軍師妙計!”

原來當初屯兵葭萌關時,龐統便向劉備獻計,悄悄挖了一條通向城外的地道,為的自然便是今日!

未知後事如何,且觀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