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淳於瓊(2 / 2)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默終於坐不住了,自己捐出家產,從世族買來的糧食很快就被四千張嘴吃完了,而世族也一如既往地自私,跟他們上講民族大義,下講自身利益,如果趙雲回來了都將萬劫不複,但是沒用。心灰意冷地張默終於明白趙雲為什麼總是跟世族過不去了,現在的他也恨不得把派兵去把城裏的世族都給搶了,把他們的家主抓起來吊打。可這也隻是個想法罷了,雖然他現在是名義上的常山太守,可是既沒有袁紹的官方證明,又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一起造反的世族們,還沒等徹底解決麻煩,就開始窩裏鬥。而自己卻還要聽,袁紹特使郭圖的話,任憑此人,在他麵前耀武揚威,瘋狂斂財,可自己還得配上笑臉,被打完了左臉,再問一句,要不要右臉也來一下。

張默左等右等,等來了一封告急文書,是靈壽縣令發來的,說趙風已經帶兵包圍了靈壽,所幸靈壽要上繳的幾千擔糧食,還沒有丟,需要太守立刻派兵增援。

張默一看見有糧食,立刻眼睛發亮,拿著文書就去找郭圖,想讓淳於瓊帶兵出征,解靈壽之圍。淳於瓊是個武人很好說話,畢竟整天在常山待著都待出病來了。

而郭圖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向張默打撈一筆,一個勁的推脫袁紹的意思不讓幹涉常山的事務。

廢話,不讓幹涉,派你來幹嘛,派你來也就算了,還派了一千精兵和一員大將。你當我三歲小孩呢。

張默又是送禮,又是說好話,辯證分析了靈壽糧草的重要性,和擊敗趙風對打擊趙雲派係的種種好處,終於換來了郭圖一個沉重的點頭。

淳於瓊帶了兩千兵馬,因為靈壽縣令送去的告急文書上說明趙風也就兩千人,當然這是趙風有意為之,如果太多了,淳於瓊勢必不敢出城,如果太少了,守軍出來的太少,那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兩千是個剛剛好的數字。

沱呼河是一條風景不錯的河,水的流速清歡,雖然是黃河的一個小分支,但此時的水還很清,正值秋仲,兩岸金黃,雖然原本的稻田早已被收割,卻還有金黃的青草和楊柳,一座石橋橫跨河的兩岸,不遠處就是靈壽縣的城牆。這是一幅可以入畫的景象。本應該讓才子佳人,鴛鴦配偶一起漫步河岸,嬉戲玩笑,在寒冷的冬天到來之前最後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可惜,現在這個地方馬上就要變成戰場了,清澈的河流將被鮮血染紅,清新的空氣也將彌漫著讓人嘔吐的血腥味。在經過大雪的沉澱之前,這兩將變成一個夢魘之地,因為會有數以千計生命再次喪生。卻又無可奈何。

趙風一直有暈血症,不過他這暈血症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他第一次參加戰鬥的時候留下的後遺症。從那之後,趙風就看不得淋漓的鮮血,所以更別說親手殺人,用自己手中的刀劍把一個生命砍得血肉模糊。是的,他做不到,他一直做不到。所以他從不親臨戰場。因為他害怕,因為他懦弱。也許這該是一種善良,但是,生錯了時代。

雖然他憑借自己的智商優勢,讓很多人因他而死,但是正如斯大林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死去是悲哀,成千上萬的人死去,就隻是一個數字。

所以,隻要不親手砍人,趙風的心裏承受力還是可以接受的。

趙風先讓周倉假裝落敗,帶領手下的寥寥幾百人火速過河,橋很穩固,人也不多,再加上事先排練過,所以馬上就過了橋梁,向大本營逃去。

通過田豫的情報,趙風知道淳於瓊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呆的武將,雖然有些勇力,但是狂妄自大,盲目輕信,而且暴飲無度。這樣的人自然很容易中計。

淳於瓊一馬當先率先過河追上周倉,周倉被逼迎戰,也正是此時,淳於瓊的大軍過來三分之二的時候,趙風親帥大軍壓上,淳於瓊一個失神,被周倉一刀斬於馬下。兩千敵軍見主將被殺,紛紛過橋逃散,後麵的沒有過來,前麵的又往回跑,一來一往,被踩踏而死,跌落河中的人不計其數,敵軍由於鬥誌已喪,趙風的軍隊就像割麥子一樣,殺死了不少人,最後趙風命令手下,傳令降者不殺,俘虜了六百餘人,殺了一千多人,還有幾百個逃兵趙風也沒有下令追殺。因為他們還有用。

趙風命人,立刻下令周倉領著幾百人換上叛軍的衣服,裝扮成叛軍的樣子,又找了一個外貌體型跟淳於瓊很像的人,換上淳於瓊的衣服,以此來騙開真定的大門。

趙風等人,連屍體都來不及掩埋,就風風火火趕往常山。若是此戰成功,那麼,明天這個時候,張默和張翟人頭就可以放在趙雲的帥案前,而動搖的軍心也可被安撫住,士氣便可以依舊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