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步驟一,完成(2 / 2)

張燕毫無例外的選擇了第一種方式,道理很明顯,我堂堂平難中郎將,麾下部眾,何止百萬,讓我給一個隻有不足一萬家當的人俯首稱臣,你小子還沒睡醒吧。而且誰說我沒爭霸之心,我沒有是因為我沒那個資本,如果我擊敗了趙雲,讓趙雲為我服務,我還會沒資本?

其實此時最應該心痛的應該是,趙雲和趙風。當初明明和自己一夥的楊鳳和周洪竟然絲毫不加考慮的要消滅自己,而一直對張燕忠心耿耿的王當孫輕,竟然要幫助自己和平演變。

命運,你鬧呢!

張燕還是給了趙雲幾個月的時間的,因為張燕雖然有兵,卻沒錢。每年就靠搶劫過日子。這不雖然趙雲來襲,但是考慮到聽說趙雲在新占領的幾個縣裏大力發展生產力,此時雖然已經是四月份,但是和過去一樣,隻要肯下功夫,晚點收割,還是會有不錯的收成的,畢竟石邑的經驗就擺在那裏。

所以張燕決定給趙雲幾個月看看,看看趙雲是不是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如果真的可以種出糧食,這樣在領著部隊去搶,過冬的糧食就有著落了。

拿下樂平之後,趙雲立刻派遣張飛、廖化、高覽各自領一兩千兵馬去進攻樂平周圍的幾縣,短短五日的功夫,就攻陷了周圍的七個縣城。這些縣城,要麼是周洪的部下,聽說主子都被幹掉了,也就沒等開打,跑的跑,降得降,根本不需要怎樣去戰鬥。要麼整個縣城,幹脆沒有人,就像當年的石邑一樣,一堆殘垣破牆,一些需要耗費糧食的老弱病殘。甚至有的縣城,早都變成了一堆廢墟,就連附近的村莊也是被一掃而空,真正達到了,‘萬徑人蹤滅,千山鳥飛絕’的最高境界,唯有道路上堆積的皚皚白骨,才可以證明,這裏原來有人曾經生活過。

趙雲下令,把所有俘虜的黑山賊,以及這些人的家屬,還有從各縣遷移來的為數不多的百姓,又召集附近的流民。近五萬人,把他們分散到還算有個縣城樣子的樂平,壽陽,白馬三縣。占領了壽陽和白馬兩縣之後,樂平也就成了相應的後方,於是樂平分到的人口也相對較多,對於那些降兵,老弱,則都流了下來。趙雲和張飛分別坐鎮壽陽和白馬,在這裏進行屯田的也大多都是征召來的流民,這些人政治背景相對清白,不會被張燕等人所利用,當然前提是張燕那幫人有這個智商。

眼下,趙雲新占領的地方,和統治的民眾,可謂是危機重重,降兵野性未改,老弱生產力不足,流民心思不齊,對趙雲的政府不信任。而且,又原先的一縣,變成了現在的三縣,則必須分兵鎮守。趙雲的八千人馬,馬上就捉襟見肘。雖說壽陽和白馬在地裏位置上可以互為犄角,相互牽製,可是兵馬這麼少,一旦抽兵,那麼鎮守的縣城馬上就變成了空城。考慮到了這個問題,趙雲也不得不從常山又調來一千守軍,由廖化率領,看守七千降兵,防止鬧事。而趙雲最初帶來的八千,雖然損失了幾百人,卻也很快得到了補充。趙雲親帥兩千騎兵,三千步兵,鎮守離太遠最近的壽陽。而張飛和手下的三千兵馬則這負責鎮守北麵的白馬,防止張燕從北方平坦的地方,發動襲擊。

即便如此,此時的趙雲手下的人才,還是遠遠不夠用,畢竟人口登記,地域劃分,人員安排,都需要人來調度,迫於無奈,趙雲也隻好派人回到常山,讓典農校尉刑顒,帶著一批崔琰推薦來的人才,像巨鹿的楊訓,崔琰的堂弟崔林,以及同為鄭玄門下的公孫方,國淵等人。崔琰推薦的人才大都品行純良,清正廉潔,遵循正道。所以這樣的人趙雲用起來很順手,不會給你耍心眼,坑百姓。分配好人才之後,趙雲也是每日抓緊操練兵馬,鞏固城防,修建城牆。當然還有就是向常山催糧。據後來崔琰說,僅此三縣,就耗費常山三年積累的一多半,讓崔琰很是擔憂日後的仗該怎麼打。

雖然眼下,還並不急迫。但是同樣需要未雨綢繆,畢竟趙雲不是張燕,不能沒糧了就去搶。而且這周圍唯一可以搶的黑山賊基本已經被搶得差不多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在糧草耗盡前必須,拿下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