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人再一次來到超市,還如往常那樣選購了幾車商品,那個收銀員也像前幾次那樣該虛掃的商品就虛掃。他們根本沒想到中管和收銀區主管以及防損區主管正在監控室注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收銀員結束工作流程,那幾個人提著幾大袋物品往外走,被門崗防損員禮貌地攔住了。那幾個人怔了一下,隨即開始撒潑,辱罵防損員。中管來了,亮明自己的身份後,要那幾個人出示購物小票,他們明白事情暴露了。
對於防損員來說,抓內盜比抓外盜心理壓力大。有的人和防損員一起經曆了企業的創業階段,輝煌階段,還有的人曾經和防損員一個組待過。即使防損員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巨大的短款金額又壓得防損員喘不過氣來。不僅僅是要支付高額的賠款金額,更因為防損員的工作職責讓防損員不能徇私。
超市在跌跌撞撞地走過了四年以後,領導決定將防損區的觸角伸到監控室。重新購置了監控設備後,安排一名防損員專門負責監控工作。雖然這名防損員的編製在防損區,但是直接對中管負責,協助做管理工作。每天將發現的問題,如圍堆聊天,自用品帶進超市等等及時通知各區域主管領班處理,之後他們將處理的結果反饋給監控員,監控員做好記錄每天下班前交給中管過目簽字。這樣做的目的是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時刻提醒那些手腳發癢的人,他們在超市的一舉一動都能被監控發現。盡管如此,還有一些人要越雷池。有人向監控員反映一個廠家促銷員偷他所售賣的商品。監控員將監控鏡頭打了過去,希望他看到監控鏡頭後,收斂自己的行為。但是,他根本不把監控鏡頭放在眼裏,依然伸出了不該伸的手,隻能抓他了。商場快關門時,這個櫃台的兩個員工在收拾衛生,那個男員工將一塊肉放到了冷凍櫃上,女員工瞥了一眼那塊肉。男員工把紙箱拆開壓平,捆在了一起,但是並沒有立即送出去。監控員通知了便衣防損員,要他隨時接聽電話。這時女員工先走了,隻剩下男員工。下班的音樂響了,男員工掃了周圍一眼,迅速將那塊肉放進自己的衣服兜裏,抱起捆好的紙箱往門口走去。監控員立即撥通了便衣防損員的電話,要他趕往員工通道,並將員工通道的鏡頭放大。
這個廠家促銷員自然不能再在這裏工作了,估計雇用他的廠家也不會再要他了。對此,監控員有些內疚,但是,防止超市的損失又是監控員的責任。
超市的經營模式讓一些人有機可乘,這就需要便衣防損員有鷹一樣的目光。隨時發現那些伺機在超市作案的人。有一些人進超市不是購物,而是“拿”物。不論是進口奶粉,巧克力,進口化妝品,還是餅子、水果、價值低的洗滌用品,能拿則拿。每次麵對這些人時,防損員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他們戰戰兢兢抖抖索索地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裝入自己的包裏,塞進衣袖裏,藏到身上任何一個可以藏匿物品的部位,僥幸帶出超市,長出一口氣,擦去頭上的汗,把心放回到肚子裏,甩甩胳膊踢踢腿,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地邁著方步走去。一旦被抓住,被掐脖子扭胳膊地帶到治安室,則涕泗交流,苦苦哀求,甚至跪在地上,或者千方百計地找一些借口,讓人心生不忍。一位偷盜巧克力的女大學生的母親一到治安室,就和女兒抱在一起痛哭。哭過後,母親說女兒偷盜超市商品是為了緩解心理壓力,在此之前也在其他超市偷盜被抓住過。一位中年男子鍾情一位女子,因懼怕家裏的悍婦而無錢給心愛的女人買高檔化妝品,隻好讓超市遂其心願。一再哀求不要通知自己的老婆,然後將母親家裏的電話號碼給了便衣防損員。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偷拿了一塊精油皂,被帶到治安室後,掏出了一個優秀教師證“啪”地往桌上一拍,我是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接著給防損員上課。凡此種種,讓人心裏五味雜陳。
偷拿商品的人形形*,有公務員,學生,老師,無業遊民,吸食毒品的人。年齡也是上至耄耋,下至幼童。那些學生,背上書包,家長以為是去上學,實際上是來超市往書包裏裝零食的。一些年齡大的人佝僂著腰,到超市拿了餅子就吃,而且身無分文,你能拿他怎樣?他說得很直接,沒錢,餓了。派出所來人將吸食毒品的人帶走,沒過幾天,他們又“活躍”在超市。更有甚者,有些人被抓住後,直言不諱地告訴你,他有艾滋病。看著你避之猶恐不及,他在那裏直發笑。一個便衣防損員抓住了一個偷廉價洗發水的男子,一查身份是警察,大家戲言真警察被假警察抓住了。
到超市裏“拿”商品的不僅是個人,還有一些團夥。他們或三兩個人,或七八個人,專門拿價值高的商品。對付這種偷盜,多是各超市聯動起來,一個超市發現了苗頭,立即通知其他超市。偷拿進口奶粉的多以女性為主,有時還帶著小孩。她們一般是中午進超市作案的,這個時候超市的顧客少,營業員也大多不在超市,兩排甚至三排貨架都很難看到一個人影。這些女人穿著寬大的裙子,用布單將小孩裹在背上,推著購物車,提著購物筐,拿上幾桶進口奶粉,再在超市慢慢地轉,給人的感覺是還在選購商品,其實是在觀察有利地形。找到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貨架角落,幾個人裝作看貨架上的商品,將其中的一個人圍在中間,那人便掀開裙子露出縫在腰間的布袋往裏塞奶粉,或者將奶粉塞在包裹孩子的布單裏。如此反複,十來桶奶粉就上了她們的身。她們拿奶粉不是按順序拿,而是拿擺放在貨架最裏麵的奶粉,那裏麵的奶粉沒有上磁扣。
三兩個年輕人,將頭發染成金黃色,穿著夾克衫,來到了休閑食品區,兩個人站到貨架兩頭看著,其中一個就往衣服裏塞商品。塞滿後再換一個人繼續塞。
這些人在出超市時,有防損員看出了端倪。這時假如有人去詢問,對方膽小,承認了,給超市追回了損失。不貶不褒,因為這是你的本職工作。事實上,有很多的人熟諳服務行業的規定,那就是“顧客總是對的”。商場的要求是對顧客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假若有投訴,無論什麼原因,首先是你的不對。所以很少有人痛快地承認自己偷拿商場的商品,反而說防損員侮辱了他的人格,不依不饒。遇到這種情況,除了讓防損員給這人道歉外,績效考核扣分,還要在大會小會上批評。雖然事後調監控證明防損員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是給領導製造了麻煩,還是不能原諒的。久而久之,防損員有了負麵的情緒,隻要這些人手裏沒有拿任何的物品,就不去過問。超市成立之初,領導給全體防損員開會時,強調了一點,防損員必須是有高度責任心的。後來的實際工作中,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隨著超市的發展,防損工作越來越不受到重視,防損員基本變成了勤雜工,哪個區域人員緊缺防損員就補到哪個區域。
商場處於市中心,又兼有超市,超市每天都推出數量不等的驚爆價商品,這些驚爆價商品大多是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足夠吸引人的眼球。因此,每天商場門口都聚集了許多人,隻等著商場一開門就往裏衝。如果有肉品特價,更是不得了。一些身強力壯的人擠在最前麵,緊貼著玻璃門,兩扇玻璃門被擠成了凹形,鎖子根本打不開。這時就有幾名防損員出去在外麵拉住門,裏麵再有幾個人推著門,由一個人迅速打開鎖子,等不及拉開門,人群就像開了閘的洪水湧了進來,湧向了肉品貨架。一次“閘門”打開的瞬間,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被後麵的巨浪猛地一推,撲在了未來得及推開的玻璃門上,厚重的玻璃門發出一聲脆響,這名男子隨著聲音跌倒在地。防損員想去扶他,無奈“浪頭”一個接著一個,防損員無法接近他。“洪水”過去,這人滿臉滿身都是傷,衣服上還有被踩過的痕跡,急打120送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