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學校理事會助推現代學校製度建設(1 / 3)

以學校理事會助推現代學校製度建設

管理智慧

作者:李健

【摘 要】現代學校製度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層麵:一是創設有利於學校組織發展的外部環境;二是建立有利於學校組織發展的學校自組織機製。學校的公共性決定了管理學校的實際權力屬於民眾。學校理事會形成的社會力量為學校變革提供了社會依據和動力。

【關鍵詞】學校理事會;現代學校製度建設;組織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9-0041-03

【作者簡介】李健,江蘇省無錫沁園實驗小學(江蘇無錫,214000)校長。

現代學校製度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層麵:一是創設有利於學校組織發展的外部環境;二是建立有利於學校組織發展的學校自組織機製。就前者而言,主要任務是理順政府、社會和學校的關係,而這一互動關係的重點又在於三個不同的發展主體均須轉變職能。因此建立以各界人士為主體的學校理事會成為推進現代學校製度建設的重要機製。首先,學校的公共性決定了管理學校的實際權力屬於民眾。學校理事會形成的社會力量為學校變革提供了社會依據和動力。其次,學校變革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社區公民社會的建構,與社區間的良性互動是構建良好學校環境的關鍵。第三,學校理事會參與教育工作,參與和監督學校管理,促進學校與社會溝通、合作。

教育是一個係統工程,教育的公共性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顯著特征。學校教育需向社會“借腦”“借力”,建立與社會的雙向互動,吸引社會各方麵的力量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建立良性合作關係,以達到最佳的辦學效果。近年來,江蘇省無錫沁園實驗小學成立了學校理事會,積極探索學校理事會製度建設,充分發揮理事會在學校辦學過程中的議事、協調、監督職能,增強了學校、社會資源整合的有效性,增添了學校辦學的活力,促進了學校教育事業的科學、和諧發展。

一、強化組織管理,完善理事會體係

學校重視加強理事會的組織建設,確定了“加強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聯係和合作,吸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教育,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共謀學校教育發展”的建會宗旨,先後編製了《沁園實驗小學理事會章程》《理事會議事規則》和《理事會工作記錄冊》。為了更好地發揮理事會的職能作用,學校理事會舉行“共謀發展”簽約儀式,進一步明確了理事會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形成了較完善的製度保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完善的體係建設和製度建設促進理事會工作的順利開展。

理事會成員的組成有家長代表、街道社區代表、教育行政部門代表、幼兒園及中學校長(園長)代表、法律顧問以及市圖書館、消防中隊、派出所、旅遊局等單位代表。

理事會成員中的家長代表,是由家長委員會民主選舉產生的。在理事會運作中,他們廣泛征集家長對學校發展的合理化建議;同時,理事會中的家長代表充分發揮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的作用,實行分層管理的模式,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中。理事會家長代表根據學校家委會成員的結構,幫助學校在校級家委會層麵設了五個部:學校發展規劃部、師德師風監督部、教學活動策劃部、社會實踐資源部、安全保障服務部。構築“家校合作發展共同體”,在辦學規劃、課程設置、誌願服務、活動策劃等方麵充分征求家長的建議,發揮對教育有熱情的家長的作用,釋放所有家長對教育的熱愛和支持,使家長委員會成為學校管理的智囊團、學校形象的推廣者和學校教育的宣傳者,提升家校共育品質。理事會中的家長代表對學校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