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賽維一位員工私下透露,目前公司的生產狀況並不是太好,一些廠的員工也開始實行了倒班製,工作時間大大減少以後,拿到的工資也少了,不少員工也因為工資低自行離開了公司;除了員工自行離開以外,公司目前也有自有的裁員計劃。
江西賽維LDK的CFO賴坤森在今年年中公開坦言,進入今年以來公司已裁員5000餘人至19195人,裁員比例約為22%。
“對賭”成壓垮駱駝稻草?
實際上,在江西賽維麵臨虧損和大裁員的困境下,2011年江西賽維與3家投資方的一場“對賭”似乎正在給江西賽維的傷疤上撒鹽。
對於已經37歲的彭小峰來說,資本運作是不得不談的話題。早在2006年,成立僅一年的賽維就為了融資,與法國NBP亞洲投資等基金簽訂對賭協議,外資給予了賽維8550萬美元的資金。
但外方的要求是,如果2006年賽維利潤低於3000萬美元,賽維需向投資方賠償股份。得益於那年光伏市場行情的火爆,彭小峰贏了這個賭局,也最終使得賽維於2007年成功在美國上市。
這次賭局的成功,讓彭小峰對自己的決策堅信不已,於是開啟了新的賭局。
2011年,江西賽維第二次與資本交鋒,也就是業內廣為傳播的彭小峰的瘋狂“對賭”計劃,給江西賽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當時,彭小峰認為賽維向矽料的擴張,將使其實現再一次騰飛,也將是其向全產業鏈光伏帝國邁進的重要一步,但他卻未曾想到,行業已經麵臨產能過剩危機,行情急轉直下。
2011年1月3日,彭小峰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以及另外一家主要中資銀行簽訂了所謂的“對賭”協議,但是在整個光伏市場低迷的狀況下,這個協議顯得異常苛刻。
根據當時的協議,3家投資方將共同投資2.4億美元,並獲得由江西賽維旗下全資子公司矽化學品科技有限公司18.46%的股權,用以支持賽維LDK矽料及化學品業務的經營和發展,但也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求江西賽維2011年度這一投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要達到23%,如果達不到,江西賽維必須用現金補償投資方規定這一項目內部收益金額的剩餘部分,但如果江西賽維的多晶矽廠能夠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資方將放棄這些潛在的補償。
目前,以江西賽維財報看來,那顆定時炸彈引爆的時機隨時將至。
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分析,從目前江西賽維的多晶矽項目的發展來看,其要想完成滿意的盈利狀況仍需要時間來進一步發展,而以江西賽維現在的能力,其2011年度多晶矽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肯定達不到23%。
據了解,2009年國電電力在內蒙古出資4.554億元建設了年產值為3000噸的多晶矽項目,如果按經營期15年,多晶矽達產後售價60美元//公斤計算,全部投資稅後內部收益率也隻不過14.6%,這遠遠低於江西賽維的23%的內部收益率。
有媒體報道稱,一旦協議到期,如果三家投資方選擇撤出,賽維需要支付2.95億美元補償款。如果投資方選擇不撤出,那賽維需要向投資方補償5520萬美元。
5月3日,彭小峰接受媒體采訪,關於“對賭”一說,他矢口否認,稱媒體理解片麵,並稱業內所說的“對賭”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賭博,而是為了擴張所選擇的一種融資渠道。
麵對高達近60億美元的巨額負債,江西賽維“對賭協議”的失敗勢必會給其原本就緊張的資金鏈增加更大的壓力。
光伏行業資深專家、弘亞世代投資谘詢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文平也認為,以現在江西賽維多晶矽項目的進展來看,其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很難達到23%,並且以江西賽維目前的營銷狀況來看,企業不會有太多的錢去填補投資方的補償;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江西賽維很有可能與3家投資方重新達成新的協議。
“若對賭失敗,會加劇其因主營業務虧損而帶來的不利後果,這也會影響到其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勢,這些也會使得江西賽維的合作夥伴對其產生‘戒心’,將進一步影響到江西賽維今後的盈利。”劉文平補充道。
然而,在江西賽維多晶矽項目內部收益率很難達到預期的情況下,其分拆上市的計劃也遲遲沒有著落,江西賽維相關負責人介紹,直至近日江西賽維也並未放棄多晶矽廠分拆上市的計劃,但並未透露為何在2011年以前沒有完成上市。
財務危機、產能過剩等問題幾乎擊垮了江西賽維這座“大山”。不過,多位離開賽維公司的員工則私下透露,在他們眼裏,彭小峰應該是一個能經得起風浪的人。盡管外界有“賽維將破產”、“賽維即便依靠各類融資也活不下去”、“公司會被國有化”等等版本傳言,但他們還是相信憑彭小峰的個性,是會繼續將賽維撐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