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河北危急(二)(3 / 3)

董昭在袁紹手下曆任巨鹿太守、魏郡太守,在兩地頗有威信。

安排好鄴城的事情之後,曹操分遣眾將,持所得的袁紹印綬節鉞招撫諸地。又督軍校尉夏侯淵將糧草、援兵至,曹操遂留夏侯惇與董昭二人於鄴城,自領諸將北進巨鹿,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冀州全境。

............

建安六年六月十七日正午,冀州,趙國,邯鄲。

邯鄲西出漳鄴,則關天下之形勝;東扼清衛,則絕天下之轉輸。邯鄲之地,實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背哉![出自《讀史方輿紀要》]

趙國相乃是沮授之弟沮宗,邯鄲乃是古趙國的都城所在,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沮宗本隨袁紹一起南下參戰,卻也是幸運,一直隨在身邊,逃回鄴城。後審配以趙國乃是河北腹心之地,勾連並、幽、冀三州的重要交通要道,遂以沮宗為趙國相。

審配等人出九侯城後,就派了人往各地報信。沮宗得知之後,神色慘淡,連忙帶著趙國的軍隊前來迎接審配等人,將他們接入邯鄲城內。

進入邯鄲城內,將近兩天的逃亡,眾人才算鬆了一口氣。在審配主持之下,將袁紹和袁譚兩人的屍身收斂入棺,正式為兩人發喪,審配上書幽州,請袁熙南下主持大局。

消息傳遍河北,隨之傳遍大漢各地。

天下一片嘩然。

五世三公(袁安至袁紹共五代都有人做過三公)的袁家,要敗了。

.........

袁熙在幽州,一連幾日,夜夜不能安睡,時常在夢中見到自己的父兄滿身血汙,立於自己床前,每每從噩夢中驚醒過來。

這一日,袁熙正和荀諶與徐庶兩人商議南下之勢,隻見一人全身縞素從外入內。

“啟稟二公子,六月十六日,叛臣孟岱、蘇由、馮禮勾結曹軍,打開鄴城城門,將曹軍放進城內,大將軍與大公子皆歿於亂軍之中。審配先生保護家眷,逃出鄴城,現在駐於趙國,專等二公子南下主持大事。”

“你說什麼?”袁熙不可置信的站了起來,前兩天的軍報還說曹軍被阻於內黃一帶。

“大將軍與大公子歿於亂軍之中,審先生請二公子南下主持大計。”那人愣了片刻,又說了一次。

“你在說一遍?”袁熙大怒,騰地一下站起身來,一把揪住那人的衣領,將那人提了起來,“你是不是曹賊派來的奸細,在此妖言惑眾。”

“二公子(主公)息怒!”荀諶、徐庶和那個被袁熙揪住衣領之人同時說道。

荀諶和徐庶兩人連忙上來拉住袁熙的衣袖,將那人放了下來,卻見袁熙突然大叫一聲,“父親....”,昏厥在地。

三人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

當袁熙再次醒來之際,已經平靜多了。

身邊坐著三個女人,卻都是一身縞素,重孝在身。

看著房中的布置,袁熙的眼淚止不住的又流了下來。事情怎麼會這樣呢,若是自己能早一些南下,說不定父親和大哥就不會.......

可是沒有如果。

“外麵怎麼樣了?”袁熙緩緩的問道,透過窗棱,似乎看到了院子來往穿梭不停的士卒。

幾個女人亦是一臉悲戚,由公孫靜開口說道:“荀長史正在召集大臣們議事!還有,賈軍師已經帶著大軍回到了薊城。”

“快,扶我起來!”袁熙聽到在議事,心中大急,掙紮坐了起來。

“可是,你的身體...”公孫靜猶豫的說道。

“快些,沒有時間了!”袁熙大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些許怒意。

公孫靜也不好再說什麼了,阿黛和鮮於芷連忙取過旁邊已經準備好的喪服,為袁熙穿上,又為他理了理紛亂的鬢角。

“夫君,我們在家等你,你一定要回來!”阿黛再為袁熙整理衣袖的時候,淡淡的說道。

袁熙感動的握了握為阿黛的柔荑,河北局勢糜爛至廝,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到幽州,所以不敢輕易的給她們承諾。

穿好喪服,袁熙才承認自己的父兄已經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