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逃途中,袁紹連連吐血,幾次昏厥。此時身邊隻有辛評和呂曠、高幹三人。奔至鄄城之後,辛評主動留下來協助蔣義渠守城,為袁紹北還爭取時間。袁紹在呂曠帶領大戟士的保護下,從倉亭渡過黃河,走繁陽、內黃一線回到鄴城。
時審配派出袁紹族子袁靖領鄴城眾三千人迎接袁紹入鄴城。袁紹自入鄴城之後,一病不起,不能理事。
逾一日,袁譚亦領敗兵奔還鄴城。
連番大敗,鄴城之中,真可謂是家家帶孝,人人披麻,每家每戶或多或少有親朋故舊戰死在官渡和大野澤兩戰之中的。
大將軍袁紹自回鄴城之後,病重不能理事,而各地多有軍報傳來曹軍正在糾集人馬,準備大舉攻伐河北,河北各地群情洶洶,人心大亂。
審配遂率眾推大公子袁譚代行大將軍事,率領河北軍民抗曹。袁譚又驚又喜,不能自已。
審配於眾人麵前道:“大公子乃是主公嫡長子,現在河北危急,內有黑山張燕為亂,外有曹賊虎視眈眈,正是公子奮起之時,請公子主持河北大局。”
袁譚哪裏想到一直與袁尚相善的審配會支持自己,坐在那裏不知所措。
審配為人忠義,當初支持袁尚,也是因為與辛評和郭圖二人不睦和袁紹帳下的派係之爭,現在河北有亡國破家之禍,而且袁尚又戰死在大野澤畔。為了河北的大業能夠保存下來,當然會一心支持袁譚了。
“請大公子主持河北大局。”廳中的文武皆隨袁譚跪倒在廳中。
袁譚眼含熱淚,他等得不就是這一天,可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之時卻是三弟身死,父親重傷的局麵,他的心裏怎麼五味雜成,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諸公請起。”袁譚站起身來,扶起跪在地上的審配,又示意其它人站起身來。
“譚必定盡最大的努力,保衛河北!”等眾人站起身來後,袁譚堅定的對著眾人說道。
“保衛河北!”眾人齊聲附和。
“報!”等眾人沉浸在齊心協力的氣氛中之時,隨著淒厲的急報聲一名傳令兵闖入廳內。
“講!”袁譚喝令道。
“啟稟大公子,並州急報,曹賊關中都督鍾繇督馬騰、韓遂諸將攻打並州甚急,並州守軍不能抵擋,特來告急。”傳令兵一口氣將急報說完後,跪在地上等待吩咐。
“下去吧!”審配揮了揮手說道。
“長史,現在該怎麼辦?”袁譚雖然領一州數年,可是眼下情況危急的程度已經讓他慌了手腳。
“報!”審配正欲說話,又一聲淒厲的急報聲傳入廳內。
“曹操所署琅琊相臧霸督孫觀、尹禮、孫康諸將攻打臨淄,齊國相劉獻特來告急!”
“什麼?”袁譚大駭。
“報!”
又是一個急報。
“曹軍自倉亭至黎陽一線渡河,兵鋒直指鄴城!”
袁譚驚駭欲死,一個接一個的敗報急報刺激著他脆弱的神經,徒然無力的癱倒在座位上,兩眼失神的望著遠方。
審配微微搖了搖頭,此時袁紹不能理事,將袁譚推出來,希望他能穩定人心,擔起抗曹的眾任,他倒好自己到先慌了手腳。
雖然對袁譚的表現不太滿意,但是此時他是唯一可以凝聚人心的選擇。思索片刻,審配凝聲說道:“公子勿憂,曹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爾。”
“長史大人,有何良策?”袁譚就像是一個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審配看了眼廳中神色各異的眾人一眼,緩緩說道:“並州雖有鍾繇之警,然其麾下多是關中軍閥,鍾繇驅其來攻並州,不過是借助天子的名義爾,想馬騰、韓遂諸輩老奸巨猾又豈能盡力於軍前?元才公子(高幹)在並州數年,對並州百姓多有恩德,可使元才公子回並州依險據守,不出數月,待彼糧盡,必然退軍。此一路,無憂也。”
高幹也是命不該絕,才能隨袁紹自大野澤奔還冀州,不過一路上所受的驚嚇和刺激也不比袁譚少得了多少。不過他畢竟年長,知道眼下事情的輕重緩急聽到審配說道自己,遂站起身來說道:“譚弟放心,有我在並州必不使舅父和譚弟為憂。”
高幹乃是袁譚姑母的兒子,年長於袁氏三兄弟。性格沉穩、足智多謀,當年說服韓馥讓出冀州就是他和荀諶的傑作,本來推他比袁譚不知好了多少倍,誰讓他不姓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