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袁譚一路軍,曹軍大將夏侯惇納謀士程昱之意,引濮水倒灌酸棗城,酸棗之地一片澤國,袁軍僅能立足於城牆、屋頂之上,夏侯惇趁勢揮軍乘船猛攻,袁軍損失慘重,非死即降。
袁譚部將華彥、孔順、張南、焦觸、丘澤、解雷、俞武數十人皆歿於亂軍之中,幸賴大將魏延之勇,搶了一艘曹軍戰船,護送袁譚與一眾殘存的將領謀士北逃,彙合自封丘、平丘逃出來的敗軍共五千多人逃至白馬城。
取齊白馬城中的萬餘大軍,袁譚一路出發時的八萬大軍,過河者還生者不足兩萬人。驍將魏延、廖化請令守黎陽阻擊曹軍,袁譚早已經是六神無主,連連點頭同意,將過河的兩萬敗軍盡皆交予魏延和廖化兩人,袁譚自往鄴城而去。
.........
得知曹操再勝袁軍,天子大喜,遣太常徐璆持節勞軍,賜三軍將士酒食錢財無算,並於陣前拜曹操為車騎將軍(曹操之前是行車騎將軍,就是代理的意思)、武德侯,錄尚書事,追其長子為冠軍侯,賜錢百萬。
天子又使車騎將軍曹操上報功臣名單,天子不吝賞賜。同時命令由車騎將軍持節督領三軍進擊河北,討伐逆賊袁紹,可於兩軍陣前便宜行事。
車騎將軍曹操聞天子詔書,感激涕零,於三軍將士麵前誦讀天子詔書,使將士們都感受到天子的恩澤。同時使軍師荀攸做檄文傳閱天下,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起兵討袁。
鄄城。
河北大將蔣義渠守鄄城十餘日,使的袁紹安然北渡,返回鄴城。後又趁夜突圍北去,直視曹軍於無物。曹操又怒又喜,傳令將來進軍河北之後,要活捉蔣義渠,勸其為自己效力。
送走天子禦史徐璆之後,曹操命人召集荀攸、郭嘉、劉曄等心腹謀士以及夏侯淵、張遼等大將到刺史府議事廳議事。
此戰大戰袁軍分兩路而來,曹操采納郭嘉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一麵出現在酸棗城、迷惑袁軍的視線,使袁軍誤以為曹軍主力都集結在酸棗一帶。
成功調動袁軍之後曹操留大將夏侯惇和謀士程昱圍攻酸棗城,自己偷偷帶著主力到大野澤一帶埋伏,曹操甚至親自誘敵,成功的將袁軍誘殲於大野澤。
經此一戰之後,袁紹苦心恢複了幾個月才恢複的些許元氣被徹底打散。
曹操步伐輕快,意氣風發,兩番大勝,使他的霸業邁出了堅定的一步。虎目掃過廳中分列左右的文武大臣,曹操心中想起當初關東諸侯會盟討董之時,他與袁紹的那番交談。
“若討董之事不成,孟德打算如何?”袁紹朗聲的問道。
曹操卻沒有直接回答袁紹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本初兄打算如何?”
“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戎狄之眾,南下以爭天下,大事可成!”當時的袁紹作為關東諸侯的盟主,大有天下在其手中的豪氣。
“吾任天下的才智,以道禦之,無所不可!”
往事如過眼雲煙一般在曹操麵前飄過。
目光回到現實之中,看著廳中文武盡皆落座,曹操心潮澎湃,有這麼多英才俊傑襄助,何愁不能平定天下。昂聲說道:“諸位,天子遣使勞軍,並命我等趁勢進軍河北,諸位有何高見?”
一眾謀士和將領個個神情興奮,齊聲喊道:“願聽主公吩咐!”兩次大勝,讓曹營的眾人對袁軍的實力有了直接的認識,河北外強中幹,表麵看起來十分的強大卻因為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公達,軍中還有多少糧草可供大軍調用!”曹操沉聲向荀攸問道,曹營之中兩大軍師,郭嘉性格灑脫,不喜俗物,所以包括一切的糧草、兵卒的調動皆由荀攸主持。
“主公,軍中存糧僅能供大軍一月之用。”曹操自起兵時起,就一直受製於糧草。雖然後來任用任俊、棗袛屯田,然而至天子社稷遷居許昌之後,日費巨大,許昌附近的屯田僅以維持。若不是受製於糧草,官渡之役之後,曹軍就已經打到河北去了。
“僅一月之用的糧草何能成事!”曹操不由得歎了口氣,然而這一次是絕佳的機會,如果不趁河北此次大敗之際,讓河北恢複過來,將來的勝負猶未可知也。
而且現在袁紹愛子袁尚一死,次子袁熙懦弱,河北再無繼嗣之爭,以河北的民生物力,修養幾年,而自己又深處中原四戰之地,哪裏會是對手。
“主公,我們何不就糧於敵呢!”曹仁出聲說道,“早就聽說冀州富庶,官府民間多有餘糧,我們何不取之以資軍用!”
“主公,子孝將軍所言嘉深以為然。”荀攸下首郭嘉出聲讚同,“河北物阜民豐,若不趁此次袁軍大敗之際北上取之,待將來河北恢複元氣,其禍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