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再議伐曹(2 / 3)

“三弟,戰爭並不是靠人數多少來決定勝負的。當年高祖皇帝與項羽爭奪天下時,彭城之戰,項羽用三萬大軍就將高祖皇帝的五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殷鑒不遠。”袁譚不屑的說道,這樣一個庸才,為什麼父親非要立他為嗣子呢。

“那你有什麼好主意?”袁譚的反駁,讓袁尚頗為不滿。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我軍前次從延津、白馬渡河,此次仍遣一部分軍隊裝作大部,佯出白馬、延津,掩襲濮陽;掩護大軍行動;大部分兵馬實則從這裏出兵渡河。”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在地圖上看到“倉亭”二字。“從倉亭渡河後,直取平丘,陳留郡,此時曹軍大部被牽製在黎陽一帶,必回救不及,我軍克趁虛攻進許昌,到那時曹操即使有通天之能,亦無力回天矣。”

袁紹聽後大喜,自己的長子雖然缺點太多,但論起行軍打仗確實是這幾個子輩裏最出色。

“哼!曹賊會聽你的擺布嗎?”袁尚頗為不滿的冷哼一聲。

“元才,你怎麼看?”袁紹不理會兩個兒子的爭執,向自己的外甥高幹問道。高幹,字元才,出身陳留高氏,乃是袁紹長姐之子,通曉文韜武略,袁紹入主冀州,就是他和荀諶二人一起勸降韓馥,在袁紹心裏地位頗高。

“舅父,顯思的主意是不錯,然而顯甫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高幹倒是兩不得罪,都誇了他們一下。

見高幹沒有說出所以然來,袁紹有轉而向袁熙問道:“顯奕,你呢?你怎麼看?”

袁熙坐在幾人中間,一直都沒有說話,隻是觀察著幾人的表現。大哥袁譚說出自己計策後,父親臉上的喜色被袁熙收在眼裏,心裏有了計較,道:“我軍兵力雖眾,卻多是新兵,戰力上稍遜於曹軍。然曹軍官渡之戰,殘殺我河北數萬父老兄弟,新卒之中多有父兄被曹軍殺害的,必有複仇雪恨之心,此可用之。父親,孩兒以為大哥所言極是,黎陽一路為虛,倉亭一路為實,虛虛實實,曹軍必定無備,隻要我軍能迅速的打到許昌,救出聖駕,到時曹軍軍心必定瓦解,我軍可前後夾擊,曹軍必定大敗。”

袁譚滿意的看了眼袁熙,看來袁熙是真心幫助自己的。待袁熙說完,袁譚挑釁的看了袁尚。袁尚別國頭去,不看袁譚。

袁紹見他們兄弟兩人如此,心裏頗為不快,然而也沒有說什麼:“就按顯思說的辦!明日召集眾人,商議出兵之事。”

.....

劉備府邸,書房。

“子龍,翼德真的在汝南?”劉備向坐在身邊身姿挺拔,麵容英俊的趙雲問道。趙雲隨袁熙到冀州後,第一時間就到了劉備府邸拜訪劉備。這是他和袁熙之間的約定,到了冀州,就會投到劉備帳下。劉備見是趙雲大喜,兩人相談一夜,趙雲將這些年的經曆都說與了劉備知道,劉備大為驚歎。

“正是。翼德帳下,現在也有幾千名軍士了。”趙雲答道。

趙雲,一直是劉備欣賞的將領之一,為人忠義,武藝高強,就是一向號稱“萬人敵”的二弟和三弟想輕易在他手上取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當初劉備寄居在公孫瓚帳下之時,與趙雲就往來甚密,後救援徐州,趙雲是劉備帳下主騎。後公孫瓚敗亡後,趙雲不知所蹤,劉備深深的遺憾。沒想到兩年過去了,今日又見到了趙雲。

“不過,我現在困居鄴城,不得脫身?”劉備頗為遺憾的說道。

“荊州劉表乃是漢室宗親,主公明日見袁紹,隻說要往荊州,說服劉表共破曹操,便可趁機而去。”時簡雍亦在座,建議道。